首页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城关区旅游
喜德寺

喜德寺

喜德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喜德寺位于小昭寺西南约500米处。据《七世0格桑嘉措传》记载,喜德寺是吐蕃赞普墀祖德赞(815年至836年在位)在大昭寺周围兴修的6座拉康之一,当时名为“嘎瓦”。当时,该拉康的规模较小,编制仅有4名扎巴,寺名“喜德”即来源于此。9世纪,朗达玛灭佛,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喜德寺等众多寺庙受到不同程度毁坏。元朝时,在蔡巴万户长的支持之下,喜德寺在原址的基础上扩建,从拉康逐渐发展成扎仓,编制增至20多人,并且规定了固定的供养制度。14世纪起,喜德寺成为热振寺的属寺,以及热振-的驻锡地。

有说法认为喜德寺属于四大林之一(其他包括丹吉林寺、策墨林寺、功德林寺),但另一说法认为此说不对,四大林确切应指丹吉林寺、策墨林寺、功德林寺、次觉林寺,均在七世0和八世0之间相继建立。

喜德寺早先属于宁玛派寺院,主要念诵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等经典。第三世热振-时期,该寺改宗格鲁派,隶属色拉寺结巴扎仓。

第三世热振-阿旺益西楚臣坚赞主持了对喜德寺的修葺及扩建,并自清廷请得御赐寺名“凝禧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他奉旨出任摄政。1854年十一世0亲政后,他仍掌办商上事务。一年后,十一世0突然在布达拉宫暴亡,咸丰帝又命其担任摄政。1853年,咸丰帝颁谕第三世热振-:“著加成销去诺门罕,作为哷征阿齐图呼图克图,并著准其转世。”1856年,因“国理察木多夷案出力”,咸丰帝赏加第三世热振-“慧灵”名号,并赐用黄缰。咸丰帝时期,第三世热振-对喜德寺进行大规模扩建,“喜德嘎贝桑贝林”之名即始于此。1855年3月,扩建工程竣工,驻藏大臣谆龄代请恩赏匾额,随后获赐“翌赞宗源”匾额,表明了清廷对第三世热振-之重视。

1862年,喜德寺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第三世热振-因革退哲蚌寺堪布之事而与哲蚌寺发生冲突,哲蚌寺僧众联合甘丹寺喇嘛攻打摄政府,造成喜德寺建筑到严重破坏。第三世热振-赴北京呈诉,但无果,其“呼图克图”衔名由此革除。其圆寂后,据僧众禀诉,获清廷准许转世。

第五世热振-图旦绛白益西丹巴坚赞,在十三世0圆寂后,经拉萨三大寺僧人一致推举为摄政。任内,他抵制了英国人在拉萨开办学校,接受了国民政府赐予的“辅国宏化禅师”封号,1943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后来,达扎-接任摄政,打击第五世热振-,酿成“热振事件”。1947年3月,热振-被捕,并很快死在布达拉宫厦钦角监狱中。据记载,热振-死后,达扎-派人将其的尸体装扮后,移至喜德寺内,随后诬陷热振-,激起民愤,喜德寺被烧掠。

1949年至1960年,喜德寺尚有僧人300至400人。1960年之后,该寺被毁。1965年至1984年,该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军营使用,并修建围墙。1984年驻军离开后,逐渐有市民迁入。

2011年11月29日,在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工作会议上,拉萨市副市长计明南加介绍,拉萨市已确定国家投资项目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小昭寺、聂塘卓玛拉康、热振寺(含喜德寺)等的消防、安防、给排水、电气线路改造以及周边环境整治、文物维修等工程,已全部委托有关单位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评审工作。2013年,喜德寺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喜德寺的主要建筑包括经堂、佛殿、僧舍、僧厨。寺院中心是一方形庭院,后部为佛殿及经堂。庭院的其他三面为僧舍、僧厨。经堂进深7间,面阔9间,有柱48根,中部有一天窗直通二层,四壁均是彩绘装饰。经堂后部是并排的3个佛殿,中间为正殿,两侧为偏殿,三殿相互连通,共有柱12根。原来,殿内有泥塑像以及彩绘壁画。经堂大门前为檐廊,三室五间,两侧为小室。小室有石阶通向二层。喜德寺内僧舍100余间,均为藏式平顶二层建筑。

喜德寺大殿西侧有一个附属建筑,北半部分是后来建的厕所,南半部分是厨房。厨房的楼上靠近东边是一个用矮墙围起来的露天部分,面积共4柱,用来储藏木柴及牛粪等燃料。院子的西北部原有一口石头淡水井,为整个寺院提供饮用水,但如今大院的居民都是从位于院子中间的自来水龙头取水,使用院子西边的专供大院居民使用的公用厕所。

喜德寺北侧有一个如今已不存在的独立区域,其主体建筑的东面、西面、南面均有入口,自1937年起作为担任摄政的热振-及其手下担任要职的僧人的卓康(工作生活区)。这里曾有至少两名厨师。整个卓康的面积有16柱。热振-自己的房间在主殿北翼、拉康(经堂)的后面,原有5层,-自己占用第三、四、五层,每层面积也是16柱。建筑西边尽头还有一个厕所。

南边主殿的地下是储存室,楼上是会见和款待客人的地方。在罗布林卡的主殿,也可以看到相似的布局。喜德寺的主经堂叫“吉吉拉康”(Ji-ji-Lakhang),和侧边的拉康一样都是4柱,曾供奉3座神像,现已无从知晓细节。西侧殿供奉强巴佛(未来佛),东侧殿供奉Ji-Abissembuddha。两个侧殿均藏有典籍,放在紧贴东墙和西墙的经书架上。楼梯在建筑的东西两端。

经堂建筑总面积48柱,三个入口,正门在南面,西墙的南边有一个小一点的入口,供后勤、生活杂役和厨房人员进出,西墙的北端还有一个不显眼的小门,进去以后是一个狭窄的院子,从前是重要的僧人和侍僧的宿舍。

延伸阅读: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邻近的城关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寺会感兴趣:
走遍城关区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剧懓顪冪€n亝鎹i柣顓炴閵嗘帒顫濋敐鍛婵°倗濮烽崑鐐烘偋閻樻眹鈧線寮撮姀鈩冩珖闂侀€炲苯澧撮柟顔兼健椤㈡瑦鎱ㄩ幇顏嗙泿闂備浇顫夊妯绘櫠鎼淬劍鍋╅弶鍫氭櫇绾惧ジ鏌e鈧ḿ褔鍩㈤崼銉︾厽闁瑰灝鍟禍鎵偓瑙勬礀閻栧吋淇婂宀婃Х婵犳鍠栧ú顓烆潖閾忓湱鐭欐繛鍡樺劤閸撴澘顪冮妶蹇擃洭闁轰浇顕ч锝囨嫚濞村顫嶉梺闈涚箚閺呮粓寮插┑瀣拺闁圭ǹ娴风粻鎾翠繆椤愶絿娲撮挊婵嬫煏婢诡垰鎳愰敍婵囩箾鏉堝墽鍒伴柟纰卞亰閻庨攱淇婇悙顏勨偓銈夊磻閸曨垁鍥焼瀹ュ懐顔夐梺闈涚箳婵參寮ㄦ禒瀣厱闁靛鍨哄▍鍥煟閿曗偓閻楁挸顫忛搹鍦煓闁圭ǹ瀛╅幏杈╃磽娴e壊鍎愰柛銊ф暬閸┿垹顓兼径瀣珳婵犮垼娉涢鍌炲箯閾忓湱纾藉ù锝呭閸庢劖銇勯幋鐐垫噰鐎规洘娲栭オ浼村醇閻斿搫骞嶉梻浣告啞閸垶宕愰弽顐熷亾濮樼偓瀚�

>>拉鲁颇章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圭€瑰嫭鍣磋ぐ鎺戠倞闁靛ě鍛獎闂備礁澹婇崑鍡涘窗閸℃ḿ顩烽柛顐犲灮绾惧ジ鎮楅敐搴′航闁稿簺鍎茬换娑㈠礂閼测晛鈪归梺瀹狀潐閸ㄥ潡骞冮埡浣烘殾闁搞儴鍩栧▓褰掓⒒娴h櫣甯涢悽顖ょ磿缁寮介鐐舵憰闂佺粯妫佸▍锝囧婵傚憡鐓忛煫鍥ㄦ礀鏍¢梺璇茬箰閻楀棝鍩為幋锕€鐓¢柛鈩冦仦缁ㄥジ姊洪幐搴㈢8闁搞劏妫勯锝嗙節濮橆厽娅滄繝銏f硾椤戝懏绂嶅⿰鍛=濞达絽澹婇崕鎰亜閹寸偟鎳冮摶鐐烘煕閳╁啰鎳呯痪鎹愬亹缁辨挻鎷呴棃娑氫患濡ょ姷鍋為崝娆撳蓟濞戞埃鍋撻敐鍫濈厫閻庢熬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剧懓顪冪€n亜顒㈡い鎰矙閺屻劑鎮㈤崫鍕戙垽姊婚崒銈呯仭闁靛洤瀚板顒勫箰鎼搭喗缍屾繝鐢靛仦閸ㄨ泛顫濋妸鈺傚剹婵炲棙鍔戞禍婊堟煏韫囥儳绋荤痪顓㈢畺閺屽秶鎲撮崟顐や紝闂佽鍠掗弲鐘汇€佸▎鎾村殐闁宠 鍋撶紒杈ㄉ戞穱濠囨倷椤忓嫧鍋撻弽褜娼栫憸鐗堝笒缁€澶嬬箾閸℃ɑ灏电€规挷绶氶悡顐﹀炊閵娧€濮囬梺鍝勬噺閹倿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13001937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涢ˇ鐢稿极閹剧粯鍋愰柛鎰紦閻㈠姊婚崒娆戣窗闁告挻鐟х划鏃傗偓闈涙憸娑撳秵銇勯弽顐沪闁绘挶鍎甸弻锝夊即閻愭祴鍋撻崷顓涘亾濮樼偓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