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 > 瑞昌市旅游
铜岭铜矿遗址

铜岭铜矿遗址

铜岭铜矿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岭铜矿遗址位于瑞昌市夏畈镇,距今约3300年,被评为1991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区、国家矿山公园、国家工业遗产。

铜岭铜矿遗址最早开采于商代中期,历经西周、春秋以至战国早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大型铜矿遗存,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木支护开采的古铜矿,其采用的井巷开拓系统、提升运输技术、巷道支护技术、采矿选矿技术当时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最新研究表明,四川三星堆、江西吴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是瑞昌铜岭的铜矿石铸成的。

铜岭铜矿遗址是我国青铜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重要策源地,对于探寻中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业原料来源的问题,对于研究中国青铜史、文明史、冶金史、机械发展史、科技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年代早:经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分别对遗址21个木样进行碳十四测定,遗址年代始采于商代中期,距今约3300年。

2、保存完整:该遗址地层清晰、叠压关系明显,它使我们对先秦采矿技术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在采矿方法上,有从露采到坑采,包括落矿、出矿和地压管理三种作业。在开拓方式上,有商代中期竖井、平巷联合开拓,到西周时期发展为竖井(斜井)、平巷、盲井联合开拓。并适其地质条件的不同,对坑道采取自然支护、或人工支护总之,该遗址从整体上构成了中国早期采矿技术体系。

3、遗存丰富:经过五次科学发掘,采矿遗址在揭露1800平方米范围内,清理出竖井103口,平巷19条。揭露冶炼区3处,其炼渣散布面积约170000平方米,估计炼渣总量约10万吨。其它遗迹有工棚、选矿场、露天采坑、槽坑、材料加工场、围棚等。遗物有采掘、提升、装载、运输、淘洗、照明、排水等工具以及生活用具。铜岭铜矿遗址是中国青铜文明的象征之一,对于研究中国青铜文明的发展进程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夏畈镇: 夏畈镇是瑞昌市东北部的经济重镇,辖12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驻有九江船用机械厂和九江冶金总厂两家中型国有企业,总人口17785人,其中农业人口13999人,非农业人口3786人,全境东西14公里,南北宽6公里,地域总面积46.7平方公里。 区位优势明显:该镇东出毗邻烟波浩淼的赤湖之滨;西出界邻湖北省黄石市;南出23公里与市区牵手;北接长江码头与湖北…… 夏畈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邻近的瑞昌市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铜矿遗址会感兴趣:
走遍瑞昌市

>>瑞昌溶洞群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