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江西省 > 宜春市 > 奉新县 > 干洲镇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干洲镇文化旅游景点

九里岗城址

九里岗城址位于奉新县干洲镇北溪村李家组西北方向100米,属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该遗址面积约64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1米。遗址东、西、地、北四面均有高4米、基宽3米以上的残土城垣。采集有新石器时代陶器残片,陶质多为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可辨器形有鼎、盆、纺轮等,石器有锛、斧等;商周时期陶器残片的陶质多为夹砂灰陶、印纹硬陶,纹饰有云雷纹、锯齿状堆纹、曲折纹、网结纹、直线刻划纹等,可辨器形有鬲形器、豆、鬲等。石器有穿孔器、马鞍形刀、镞等。该城址内城垣清晰可辨,保存较好,对研究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邹家花门楼牌坊

邹家花门楼牌坊位于奉新县干洲镇北溪村邹家组,年代为清。2023年12月,被公布为宜春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牌坊本体为起点,南、北外延2米,东、西外延0.5米为界。

岳讷堂

岳讷堂是奉新县干洲镇洪川岳家村的一座古宅,始建于嘉庆初年,由岳飞的第51代孙岳士耀为纪念岳飞所建。岳讷堂占地7000平方米,宅前是一口半月塘,有两个后花园,整座古宅就像是一块“蝴蝶地”。有专家说,岳讷堂是一处罕见的蝶形古宅,与我省此前发现的船形古宅同样有研究和观赏价值。岳讷堂有大小房间168间,48个天井,358根柱子,文人墨客题写的“士大夫第”、“汤清流芳”、“翰林”、“四世大夫”、“声蜚艺苑”等各种门额、牌匾、楹联、题词琳琅满目,随处可见。古宅还存有宋代印刷《金佗编》的梨木雕板、岳氏家谱、具有几百年历史的笼箱、枕头、锣架、鼓架、匾额。

洪川龙头山遗址

龙头山遗址位于奉新县干洲镇洪川村坪上组东北250米处,属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遗址,城址形制完全,面积约2.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遗址北面现存高3米、宽3米、长300米的残土城垣,西南、西面城墙仍能明显辨别。采集有陶器残片,新石器时代陶质多为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可辨器形有鼎等,石器有斧、镞等;商周时期陶质多夹砂灰陶、印纹硬陶,纹饰有S形纹、席纹、云雷纹、漩涡纹、变体云雷纹、菱形凸圆点纹等,可辨器形有鬲、甗形器,石器有锛、斧等。龙头山遗址整体保存较好,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邹家花门楼

邹家花门楼位于奉新县干洲镇北溪村邹家组,属清代建筑,砖石结构。该门楼座南朝北,面阔6.63米,通高9米,四柱三间,五楼三重檐,该门上雕刻着人物、花卉、风鹤等,栩栩如生。整个门楼规制较大,保存较好,有较大的保存价值,对研究当时的门楼建制有一定的作用。

余以信孝坊

余以信孝坊位于奉新县干洲镇溪泮村老基组,清代建筑,砖石结构。该坊座北朝南,面阔6米,通高5.5米,左右有翼墙。孝坊正面刻有“圣旨”、人物、图案等;背面有二块青石匾相嵌,其一刻有“孝行可风”,其二刻有孝坊纪事、纪年等。该坊建于清乾隆九年,保存较完整,对研究该时代孝坊建筑形制有一定价值。

“文通武达”路亭

“文通武达”路亭位于奉新县干洲镇岗前村畜牧场,属清代建筑。该路亭为砖石木结构,南北走向。路亭面宽4米,长6米,内空。南北门首各相嵌一块青石匾,其上楷书,南刻“文通”,北刻“武达”。该路亭为人们过往休息之处,整体保存较好。该建筑对研究该时期路亭建筑形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百家垅古墓群

百家垅墓群是奉新县三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干洲镇洪川村罗家组百家垅山中部,春秋至汉朝墓葬。该墓群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390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分布墓葬数百余座,均为封土堆形制的墓葬,其中有不少大型封土堆,遗址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定很大考古价值。1987年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闁哄啫鎳忛悥鍫曞箹濠婂懎鍋�
返回电脑版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