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张家港市 > 凤凰镇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凤凰镇文化旅游景点

恬庄古镇(恬庄古街)

恬庄古镇位于凤凰镇河阳山东一公里,旧时人文商业发达,街道河塘纵横、寺堂观祠众多,在江南水乡小镇中独具特色。相传唐宋兴盛之极的河阳古镇宋末元初突遭兵戮,数千间房屋毁于战火。河阳山东麓约二公里外有一条小溪奚浦塘弯弯曲曲流过,小溪两岸被幸存的镇民看中,举族迁徒定居,于是有了恬庄古镇。清代乾隆中期,古镇进入了鼎盛时期。恬庄古镇人文荟萃,状元、榜眼、进士、举人等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清代顺治年间状元孙承恩、咸丰年间榜眼杨泗孙、嘉庆年间进士杨希铨、道光年间举人杨沂孙,清代名士杨元丰以及他皆功成名就的四个儿子等等。乾隆帝师蒋廷锡等许多名载史册的名人雅士亦给恬庄留下了丰厚的财富。现留存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榜眼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孝坊”和

杨氏宅第(杨孝子祠)

时代:清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凤凰镇恬庄北街杨宅为清朝乾隆初期所建。由榜眼府、杨氏南宅和杨氏孝坊组成。自2006年开始,市镇两级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修复后的三处古建筑占地面积558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132平方米,为传统明清建筑中的典型代表。相传唐宋兴盛之极的河阳古镇在宋末元初突遭兵戮,数千间房屋毁于战火。古镇镇民看中河阳山东麓约二公里外一条叫“奚浦塘”的小溪,举族迁徒至小溪两岸定居,于是便有了恬庄古镇。清代乾隆中期,古镇进入了鼎盛时期。恬庄古镇人文荟萃,状元、榜眼、进士、举人等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清代顺治年间状元孙承恩、咸丰年间榜眼杨泗孙、嘉庆年间进士杨希铨、道光年间举人杨沂孙,清代名士杨元丰等。古镇现留

苏州永庆寺

永庆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永庆寺曾与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相齐名。千余年间,几经兴衰,屡经修缮。相传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曾经隐居在永庆寺文昌阁内撰写《水浒传》的第28回至32回,三十年代的凤凰人曾见过施耐庵的衣冠墓,至今仍有人到凤凰山探寻施耐庵的遗迹。而“永庆寺”、“大雄宝殿”则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书法家赵朴初亲笔题写;石刻“佛”字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的手笔;“无上清凉”是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的手笔;“法相庄严”是书画大家启功的手笔;“调御丈夫”是沈鹏的手笔,这些弥足珍贵的笔迹无不彰显着永庆寺的“雅”。永庆寺内有“三绝”,即千年古桧、肉身菩萨与自然石井。永庆寺内充满了浓郁的佛教文

杨氏中宅

杨氏中宅又名杨孝子岱太史第,位于凤凰镇恬庄北街。据阮元《旌表孝行杨君家传》记载,此宅是在清乾隆年间孝子杨岱为母袁宜人八十寿诞所建,“颜其室曰爱日斋,曰北堂,开池凿石,栽莳花木以为娱”。后杨氏子孙多有修建。咸丰二年(1852年),杨岱曾孙杨泗孙高中榜眼,在宅前立4根旗杆。清末民初,中宅部分房屋典卖给孙氏,故又称孙家花园。解放后中宅移作他用,渐趋破败。该宅原为五间五进,现存五间四进,进深49.3米,前宽15.3米,后宽16.2米。第一进五间,房前有4个旗杆石柱础。第二、三进为四间,第三进为大厅,通宽16米,进深11.2米,高7米,柱础为青石鼓墩,抬梁结构,重檐方檐,正桁上镀金重彩花绘。第一、二、三进均为平房,第四进为四间楼房,通宽16.

恬庄蒋宅

蒋宅:位于凤凰镇恬庄后东街。清代硬山式建筑,现存两进,坐北朝南,面积约250平方米。宅邸形制规整,带有前院、中庭、后花园。原为恬庄蒋氏所建,清代后期至今由庞姓人家所有。

高庄徐宅

徐宅:位于凤凰镇高庄村。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四合院格局,东厢房已拆除,现存四开间两进一侧厢,歇山式砖木结构。现仍为徐姓人家居住,设施完好,境内类似古建筑现存稀少。

仿苏式粮仓

仿苏式粮仓:位于凤凰镇港口。建于1958年,仿前苏联样式。现存仓房六座,分东、西两组并列。每组由三座拱形仓房连成一体,内部独立。每座仓房面阔16米,进深13米,硬山顶。

港口蒋宅

港口蒋宅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老街原西塘街西侧,年代为民国,为张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徐宅

徐宅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高庄村,年代为清代及民国,为张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黄家新桥

黄家新桥公布时间:2009年6月23日地 址:凤凰镇魏庄村。历史情况:黄家新桥是清末黄定璋建造,该桥为东西走向,桥面及桥东西坡度分别由并排的三块石板组成,桥总长达18.2米,中心石板长5.6米,桥浮雕刻写”独立重建新桥”,桥墩两侧有题词,因年久模糊不清,整体保存完好。现 状:保护完好。保护机构:凤凰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2009年竖碑

杨氏南宅

杨氏南宅公布时间:2007年7月20日地 址:凤凰镇恬庄南街。历史情况:清代杨岱建。朝东,硬山式砖木结构。三间二层二侧厢,设内外天井。三2007年挂牌间主房宽8米,进深5.5米,二侧厢宽分别是1.86和1.68米,进深4米,底层高2.9米,楼层高1.8米,山尖1.2米,内天井4×4米,外天井呈梯形,山墙门口宽7.5米,进深10.8米,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院墙的外北侧内嵌一石碑,上刻“仁寿堂杨” 四字。2006——2007年,市政府拨款修复。现 状:保护完好。保护机构:凤凰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2007年挂牌

富民桥

富民桥公布时间:1998年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 址:凤凰镇程墩村 清水河上。历史情况:富民桥又叫清水桥,位于港口东南二公里清水河上。系花岗石为主,纵联分节并联,单孔拱桥。桥墩采用青石,桥面及拱型桥洞均全部采用花岗石,全长16.5米,中孔跨度6.2米,桥高4米,东西走向,东台阶14级,西台阶11级,拱顶桥面中心雕刻圆形“云日图”,形制古朴。拱梁北侧镌有“富民桥”三字,拱端北侧左右均有二明柱,镌“南无阿米陀佛”,现在保存完好。现 状:完好。保护范围:桥梁。南桥墩向南8米,北桥墩向北8米。保护机构: 凤凰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2002年竖碑。

杨氏孝坊

杨氏孝坊公布时间: 2011年12月19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 址:凤凰镇恬庄村。历史情况:杨氏孝坊位于港口镇恬庄村老街北首。杨氏孝坊建于清嘉庆10年(《常昭合志》中记载)。硬山式建筑,座西朝东,五间两间两厢房。第一进正厅通宽17.9米,进深6.4米,高6.22米,6柱。第二进后厅通宽15.6米,进深7.4米,高5.5米,7柱。墙内嵌有“旌表孝行杨君家传”石刻三块、“杨氏读书田记”石刻三块、“布政司执贴”石刻一块。两进间有9米长的天廊相联,使前后两进院融为一体。第一进屋檐有三层斗拱重叠,气势宏伟。现 状:损毁严重。保护范围:原杨氏孝坊正投影区保护机构:凤凰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2002年立碑。

红豆树

红豆树(又名相思树)公布时间:1984年张家港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凤凰镇邓家堂历史情况:相传为梁朝(公元510年左右)昭明太子手植,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此树原在支山上,后明朝徐恪移植到邓家堂,原有三棵,二棵已死,现在的一棵是从另一棵大的上再生出来的。民国时又死了一棵大的。所以现在的一棵只要五、六百年时间。这种树生长极慢,是南国名贵树种。该树1964年曾开花结籽。现状:良好。保护范围:院子范围内。以红豆树为中心围50米。保护机构:凤凰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1986年挂牌。

蒋廷锡墓葬遗址

蒋廷锡墓葬遗址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双塘村。俗称“湖下蒋坟”、“蒋阁老坟”。《重修常昭合志》记载,大学士蒋文肃公廷锡、子大学士文恪公溥、孙兵部侍郎檙墓并在河阳山东南湖下。经普查人员实地调查,此地原有墓葬2座,御碑亭4座,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中一座遭到挖掘,其中随葬品丰富,主要有金银饰品、玉器雕件、历代的刻本及书画藏品,还有画作,出土后不知所终,无从寻觅。另一座墓葬因用糯米浆浇筑难以挖掘而保存完好。普查人员在现场看到残留的石碑1座,纹饰雕刻精美。另4块石碑现保存在恬庄。

旅游搜索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