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溧阳市南八公里处,有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因属天目山余脉,故名“天目湖”。天目湖开发建设始于1994年,是一处集森林度假、农业观光、环境保护和湖上娱乐于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已建成羊山自然公园、湖里山公园、报恩禅寺、状元阁、射击城、海洋世界、水上乐园等旅游景点,湖周群山环抱,湖水清冽,间有画若棋盘的田畔,疏密错落的茶园,到处是一幅幅纯自然的田园风光图,湖岸蜿蜒曲折,自然景色与人工点缀相得益彰。景区内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姿态万千。野猪、野兔、野鸡、野鸭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自成天趣。天目夕阳山、水、林、禽、兽同生共荣,构成一幅奇特的大自然生态图。旅游互联免费预订天目湖南山竹海优惠门票。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首期开发面积18平方
南山竹海地处常州市所辖的溧阳市南部山区,离国家级AAAA级旅游度假区--天目湖18公里。竹海置身于旅游黄金通道之中,它西望横山,东与陶都宜兴相接,南去安徽洞天世界,北枕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南山山麓,峰峦叠嶂,高低错落,此起彼伏,千姿百态。林木浓荫蔚然深秀,山溪潺潺,既具峰回路转、空间幽邃之美,又具迷离莫测寻奇探幽的神奇魔力。数万亩毛竹,倚山抱石,碧海蓝天,山风习习,浪潮起伏奔腾,惊涛澎湃,形声雄浑,情趣别致。漫游蔽日竹海、信步傍水长廊、荡漾碧波竹筏、品茗南山寿眉,使人心旷神怡、神采奕奕。2006年7月4日,江苏溧阳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景点介绍亮点1.有大片竹林,生态环境好,可以亲近大自然,呼吸清新空气。2.登
天目湖山水园是5A级景区天目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这里是天目湖诗意天成的精华所在,拥有慈孝文化园、状元文化区、奇石馆、精灵国、彩蝶谷、中国茶岛等景点。四面群山枕水、碧波荡漾,湖中岛屿散落、湖岸曲折通幽,以山绕水、水映山而取胜。泛舟湖上,山-复,松涛竞逐,禽飞兽走,带你进入梦游仙境的奇妙之旅。游船是景区的经典项目,可以满足千余人同时畅游天目湖。状元文化为湖里山历史文化区的核心,慈孝文化为传统文化园的开篇之作,奇石馆收尽天下奇石,而中国茶岛上的江南茶村则是您可以尽享美食、购买特色纪念品的绝佳之地。龙兴岛彩蝶谷,带你进入周庄梦蝶的奇幻之旅,全新打造的蝴恋、蝴梦、蝴画三个展馆,全方面展示了与蝴蝶有关的美丽传说和自身价值。精心打造的精灵国,有琳
溧阳桥型之多,数量之众,桥情桥趣之丰,自古以来令雅士墨客所陶醉称奇。据溧阳县志记载,溧阳桥梁始建于隋代大业末年(617),如今全市犹存5200余座桥,其中石桥468座。在溧阳古桥中,引人瞩目的还是清代以前建造的256座石桥。它们经历数朝世事沧桑,风范犹存。清代以前建筑的南渡至旧县之间的南渡、中桥、施家桥和溧城镇的夏桥(秦公桥)、昆仑桥、、双桥、土山桥为石拱桥,具有境内上下分层壅蓄河水之势,故有“上三把锁,下五把锁”之称。全市一些镇、村亦因当地古桥名而命名,如竹箦桥、余桥和道人桥等。溧阳桥名各具特色。有以吉祥物命名的,如凤凰桥、双凤桥、吉龙桥;有以动物命名的,如金鸡桥、鲤鱼桥、獾墩桥;有以地名命名的,如杨庄桥、余桥、汤桥;有以地理位置
任兰枝墓址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洙漕村委大岕村,墓坐东向西,早年曾被盗,今存墓周围砖墙墙基,直径13米,墓前尚存青石龟趺一件和残断墓碑额一件。任兰枝(?—1746年),字香谷,号随斋,溧阳茶亭水东人,任文炜的儿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考中进士,廷试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雍正时,历任詹事府中允、庶子,翰林院讲读,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元年(1736),升为礼部尚书,后调户部、兵部尚书,不久仍任礼部尚书。任兰枝一生历任六部侍郎、尚书,历朝罕见。清高宗乾隆十年(1745)因年迈患病告退,翌年(1749)卒。关于任兰枝的生平,较为突出的有两件,一为“礼仪之争”,一为“朋比之罪”。雍正六年(1728),清朝遣都御史杭奕禄、内阁学
水东桥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茶亭水东村88号王根富家东边约50米。该桥为单孔石拱桥,始建年代不详。桥面为青石质,东西走向,跨古县河。桥长16.3米,宽3.5米,矢高3米,有券眉,无桥耳、栏杆、桥联等桥梁辅助构件。古县河是溧阳市的主要支河之一,从茶亭起,流经古县、罗庄,到溧戴河结束,共8.8公里,现河水干涸,桥身破旧不堪,石构件均用作塘坝口。水东桥的建造主要为乡间方便通行。此处建造拱桥,说明跨越的河流在当时也是属于主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只是现在桥面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桥面石被移做它用,急需得到修缮。水东桥位于天目湖镇境中部,村域面积达4.75平方公里,耕地3692亩。有罗家桥、安全里、水东、王家、施家村、芳基头、施家坝等14个自然村。村委会
天目湖水世界(水公园),坐落于风景优美的溧阳天目湖核心景区天目湖山水园景区内,是华东地区唯一临湖、唯一自然山水类景区的水公园。由国际顶尖规划机构精心设计,以自然山水文化为主题,致力于打造热带海岛风情兼具海盗元素的最具特色的水上娱乐王国。水世界占地4.77万平方米,拥有造浪池区、巨蟒滑道区、滑道竞赛区、儿童活动区、组合滑道区、入口服务区六大活动区域,造浪池、漂流河、家庭浮筏游戏组合、大型水寨、浮圈滑道组合、高刺激滑道组合等各种游玩项目,给您带来前所未有的超凡感官体验。超级台风占地2800米的造浪池,池底采用3D效果图的马赛克拼图,在水面平静时也能有冲浪的艺术效果。交通自驾路线1、上海——沪宁高速——无锡北——锡宜高速——宁杭高速——宁
太虚观遗址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观山村观山西麓,溧阳至周城公路旁。1999年4月21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太虚观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29日,溧阳市人民政府调整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虚观遗址仅存石碑1通、石盆1个、古井1口。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载:西晋初年,仙人李盘白,溧阳人,在高邃山的西边修筑房屋,--丹药。这高邃山是处人间仙境,孤峰独秀,高洁立世,超凡脱俗。山下是烟波万顷、藏龙游蛟的黄山湖、南渡荡,确实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李盘白在山上凿了九口井,练成的灵丹妙药就藏在井中。天长日久,那井中竟长出玉灵芝一株,形状像白莲花,香气四溢,是棵不凡的宝物。李盘白饲养了一只虎,用药苗、清水喂食,不吃带血的食物,称它仁
平桥石坝,位于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天目湖镇平桥村东南约1.5公里,处于两山之间,有一座拦水石拱坝,人称平桥石坝。建立时间是1974年至1979年。平桥石坝是中国最大的非钢筋混凝土水库大坝,亚洲最大的浆砌石拱坝。该坝于1974年至1979年,历时5年建成。其宽122米,高24米,由无数块整齐的长方形山石浆砌而成,分东西两个侧拱。以一个中墩,两个边墩连接和支撑,坝底部则深深扎根在山脚裸露的褐色山岩之中,整体造型奇特,建筑工艺高超。每当发水季节,山水浩荡涌来,从溢流孔中倾泻而下,形成一道宽40米,高20多米的瀑布,此情此景置身其中会产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联想,让人留连忘返。不仅如此,它还具有防洪抗旱,灌溉农田,水力发电等
这是常州地区第一家以园林式露天温泉为主题的养生之地。温泉为明清建筑风格,亭台殿间高低错落,廊回水涟,是集温泉、客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养生度假胜地。温泉坐落在《游子吟》的发源地,位于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内,与溧阳“孟母神像”仅靠相连。铭汤温泉属于偏硅酸多元复合型温泉,富含便硅酸、钾、钠、镁、溴、锂、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水质好,水量多的特点,出水温泉42.8-45℃,水质中性温和,PH值为6.6.可促进血液循环,活化细胞组织,快速消除疲劳,并有效预防疾病,从而达到保健、美容,养生之效果。此外,对治疗皮肤色素沉着、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神经衰弱等特殊功效。交通溧阳车站直接乘2路公交车底站即到或者乘101、102、10
天目湖望湖岭紧临天目湖,远离喧嚣,清新脱俗,完全融于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基地拥有大型、专业的训练设施,高档雅致的接待条件,是客户进行户外拓展培训的理想之地。在此训练,心情格外的愉悦与轻松,一天紧张的培训之后,还可尽情的享受湖畔烧烤、水边露营、篝火联欢、星空月色等的美妙。交通自驾:上海、苏州、无锡——天目湖望湖岭上海苏州无锡方向—沪宁高速转锡宜高速转宁杭高速至溧阳南下。杭州、南京——天目湖望湖岭杭州南京方向—宁杭高速至溧阳南下。扬州、镇江——天目湖望湖岭扬州镇江方向—扬溧高速转宁杭高速至溧阳南下。溧阳——天目湖望湖岭溧阳南出口转S241省道至天目湖方向,S241省道至迎宾路右转,到天目湖宾馆(天目湖山水园景区门口)左转沿湖边走到底到达
梅岭玉矿遗址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平桥与广德县庙西交界处,上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透闪石软玉矿床。目前,环太湖区域内所发现的玉矿,仅有溧阳梅岭玉矿一处。通过地矿成分比较分析,发现梅岭玉中品质较佳的软玉与江苏武进寺墩、吴县草鞋山等地出土的良渚文化部分玉器材质基本吻合。学术界认为溧阳梅岭玉矿可能就是良渚文化玉器原料的一处来源地。2019年,梅岭玉矿遗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井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山水园龙兴岛西侧,龙兴寺初建于孙吴赤乌年间(238-251),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起用名“龙兴寺”,该寺兴盛于元、明二代,衰于清初。据《溧阳县志》记载,龙兴寺在南宋咸淳初年颁赐门额,明洪武末期并入报恩寺,清嘉庆年间改名掉淦庙。并有史徐《龙兴寺》诗一首传世:石径二三里,浮屠十二重。云深不见路,风远只闻钟。禅院秋归鹤,灵湫夜卧龙。我来寻慧远,数遍半岩松。现存古井直径60cm,井边缘15cm,口径37cm,井高15cm,井口距井下水面1.6米。古井原先所在的龙兴寺,明初洪武年间与太平庵、广法庵、万寿庵等一起并入报恩寺。同时合并的还有许多其他多座寺院,如通济庵并入圣塔寺,法慧寺、泓口寺并入法兴寺
古县遗址,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古县村,地处溧阳市南十五里,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8′,北纬31°22′。遗址北倚燕山、屏峰山,地势高亢,南邻茶亭河、溧戴河,河道纵横,现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2008年,古县遗址于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溧阳市文管办将古县遗址登记为一般文物点,包含有村上的青石望柱、石板路和古井等单体文物。
菡子故居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茶亭村委汕头村57号。该建筑坐北朝南,面阔四间二层硬山砖木结构,外脊高约9米,西面三间整体木结构保存完好,东面一间和灶间残破不堪。西面三间为五木落地,前三后四架,面阔12米,进深8.3米;东面一间面阔4米,进深8.3米,东面向前外接一灶间,面阔4米,进深5米。菡子就出生在东面一间楼上。菡子,原名罗涵之,著名女作家。1921年3月生于茶亭。少年时就读溧阳第一女子小学,1934年考入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后进无锡竞志女子中学,参加共产党领导的读书会和无锡学社。1938年8月正式入伍并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夏任中国作协创委会副主任。“文革”后,被选为中国作协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上海市作
蔡邕读书台位于溧阳市天目湖畔的观山、前山之间,一片水田和水塘之中,是一座高不过20米的小山。此山不称山,当地人称呼它为“读书台”。据史料记载,蔡邕(公元132--192年)字伯喈,河南杞县人。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文化巨匠。该人一生经历坎坷,多灾多难。他曾在吴地有长达12年的逃难生活,隐居在今天目湖镇观山、南渡镇黄山一带。关于溧阳的蔡邕读书台遗址,清康熙《溧阳县志》载:“读书台堂在县西四十里读书台上,在泰虚观东北,今蔡氏堂独存。”2008年4月,溧阳市人民政府把“蔡邕读书台”公布为“溧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点”,并竖立石质保护标志牌。2009年9月26日,中国民族器乐学会据此正式命名溧阳为焦尾琴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