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镇邓楼村境内故黄河两岸。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 年)黄河夺泗入淮,由铜山境内穿过,元代大运河徐州段借黄河河道漕运。为保证漕运,朝廷遂筑遥堤、月堤、格堤等,以房村一段保存较好,堤高出地表6-7米,堤顶宽30 米左右。明朝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提出遥、缕、格、月4种堤防,遥堤是离河槽较远的堤,主要用以“约拦水势,取其易守也”,遥堤增加河道的蓄泄能力,有利于宣泄稀遇洪峰流量。中国明、清时代,曾把遥堤作为重要堤防。月堤呈半月形的堤防。在险要或单薄的堤段,于堤内或堤外加筑形如半月之堤,以备万一。格堤位于遥堤和缕堤之间的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横向大堤,以防洪水溢出缕堤后,沿遥、缕二堤之间漫延并冲刷堤根。当时这些大堤的修建曾有效的制止了洪水的肆
为文革-时期的建筑,石砌,存有门前立柱、前院房屋及一座二层小楼。主楼位堡楼式建筑,有券顶拱式过门,所有门窗均是拱券式。券顶过门上嵌有五角星,两边有 “农业学大寨,大步向前进”的标语。该建筑保存尚好,现在仍为梁堂村委会所在地。
防空洞为20世纪60年代备战时修建,通道长约2—3里路,围山而建,内有石室,砌好的水池。总共有三道门,为保护这些军事设施及安全考虑用碎石堵住,仅从天井可以进入。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驻军某部在该地区修筑了大量作战坑道和永备工事。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护完好的军事设施遭到一定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军事设施的功能,某部为此曾于1998年分别组织人员,利用半年时间清理了作战坑道和防空洞,使这一军事设施得以保护。
铜山林东观音寺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位于铜山县张集镇吴邵村委会林东自然村,距徐州市十五公里。原此寺庙占地十几亩,供奉的为观世音铜像,为尼姑庵。现寺内遗迹多已不存,仅存石质水缸三个。解放前,该寺有东西两个四合院,东四合院为菩萨圣地,西四合院为住地,有本力、本志、本元、本觉、觉礼、觉权、昌礼、昌羽几位法师先后在此住持。解放后,原有僧尼或还俗,或迁往外地,寺庙改为学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庙产归还佛教得到落实。寺庙得以重建,一九八五年正式开放。重建后的观音庵占地面积五十余亩,观音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弥勒殿、案房、斋堂十七间, 院内院外,绿树吐翠,一年四季鸟语花香,香火不断。现由昌祥法师来此住持
在2009年重建古庙时,立了一块石碑,碑文上有文字介绍这座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姥庙原有前、中、后三大殿,殿内供有神仙及佛教塑像。大殿建筑似为明清时期建筑,现仅存后大殿。庙内原有三块石碑,现一块立于村口,碑文已全部磨平,重刻为一九六六年纪念文革-之碑文。据村民们说,这座庙在姥庙村很有名气,历史上每年大年初八还有传统庙会。
阎窝村位于徐州正东20多公里处。5月20日,徐州沦陷后,千余名日军在飞机掩护下闯进阎窝村,将670名群众逼近一座四合院内,残酷焚烧,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城内及东郊一部分群众,扶老携幼来阎窝避难,有的露宿山坡,有的躲进苇荡。20日清晨,千余名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冲进阎窝村,不到一个小时,这个平静的山村就有200多名群众惨死在屠刀之下。残暴的日军又从山坡上、苇荡里把乡亲们赶出来,集中在坝子口的一块空地上,将青壮年拉出来,赶进苇荡边一家姓滕的院落。日军在门前架起机枪,院子周围堵上芦苇,又把十几桶汽油浇在屋顶与芦苇上,然后放火,架在门前的3挺机枪喷吐着罪恶的子弹。仅在这个小小的四合院里,日军就烧死、枪杀670多名无辜的村民,制造了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