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为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地。
战国时期为楚相春申君黄歇封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为会稽郡延陵乡。
汉高帝五年(前202),为毗陵县暨阳乡。
东汉永建四年(135)会稽郡以浙东为会稽郡,浙西分为吴郡,暨阳乡从县属吴郡毗陵县。
晋太康二年(281),分吴郡置毗陵郡,并分无锡县地与暨阳乡,始置暨阳为县,为江阴设县之始。
梁绍泰二年(555),废暨阳县,置江阴郡,属东徐州;以原暨阳县与兰陵郡利城县之地,设江阴、梁丰、利城3县。
隋开皇九年(589),废江阴郡,并利城、梁丰2县入江阴县,属常州。
唐武德三年(620)置暨州于江阴县。
五代南唐升元(937—942)中于县置江阴军,领江阴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江阴路,后降为州,属常州路。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连洋州。
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江阴州,二年降州为江阴县,属常州府。
明成化七年(1471),析马驮沙置靖江县。
清因之。
1914—1927年,属苏常道。
1934年起,属无锡行政督察区(1937年改称第二区)。
1949年末,属苏南行署区常州专区。
1953年,改属江苏省苏州专区。
1961年12月,江阴辖区如现境。
1970年,属苏州地区。
1983年3月,划属无锡市。
1987年4月,撤县建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