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江苏省 > 徐州市 > 丰县 > 梁寨镇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梁寨镇文化旅游景点

梁寨淹子水库

梁寨淹子水库,又名梁寨渊子水库,于清代形成,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梁寨村西南1.5公里处,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镇区水资源丰富,黄河故道,经过治理改造,形成了近2万亩的果园,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东临西高头村,西临伍姓庄,南靠大田,北距郑集南支河不足50米。清乾隆七年(1772)黄河决口,冲刷石林,形成一个淹子,(古称“西套”、“套里”、亦叫“渊子”),位于梁寨,故名梁寨淹子,面积1.5平方公里,最深处10米,建国前为私人所有。19

七公墓表

七公墓表是清代徐州状元李蟠为李氏始祖七公撰书的一篇墓表,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黄楼村富士路北状元碑园内。状元碑园处于原黄楼乡驻地,富士路北,现属于梁寨镇黄楼村,距镇驻地12公里。梁寨镇有“状元故里、冠军之乡”之称。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镇区水资源丰富,黄河故道,经过治理改造,形成了近2万亩的果园,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李蟠,字仙李,号根庵,又号莱溪。生于清顺治十二年,终年74岁。为康熙皇帝钦点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1300年中徐州唯一的状元。七公墓表,记载了李氏的原籍和进徐州以来的发展历史,全文426字,碑文为:“吾李氏籍彭者,几四百年。始

李七公正居墓碑

李七公正居墓碑又名“始祖李七公祖妣张孺人合葬之墓碑”,为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岁次甲戌仲春谷旦”所立,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新集村村东三十米大田地里。此地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东南、西北比较长,地势南北均高,中间低,除废黄河滩淤地400余公顷为粘土、半粘土外,其余多为碱地或砂碱地。镇区水资源丰富,黄河故道,经过治理改造,形成了近2万亩的果园,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适宜种植,杨树及牛蒡、山药等经济作物,畜牧业也相当发展。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气候资源较为优越,

赵文海墓

赵文海墓为清代所建,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单楼村大张口棉站东20米杨树林内,西面20米是原大张口供销社。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东南、西北比较长,地势南北均高,中间低,除废黄河滩淤地400余公顷为粘土、半粘土外,其余多为碱地或砂碱地。镇区水资源丰富,黄河故道,经过治理改造,形成了近2万亩的果园,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地主要栽种果树。赵文海墓距梁寨镇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八号路200米,与大张口和

得正墓碑

得正墓碑为大明万历二年同郡太学生三明道士周中立记,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前四楼村村北果树林内,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东南、西北比较长,地势南北均高,中间低,除废黄河滩淤地400余公顷为粘土、半粘土外,其余多为碱地或砂碱地。镇区水资源丰富,黄河故道,经过治理改造,形成了近2万亩的果园,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但时空分布不均,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南北气候之长,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梁寨镇前四楼村北,在东西中沟北80米,十号路西150米。得正墓碑记李太母邵孺人之

梁氏诰命碑

梁氏诰命碑为清代嘉庆二十五年立所立,原位于在梁寨镇镇政府驻地南500米处,2008年春天重立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新腰里王村西高头北大田地里。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西临梁寨淹子,距儒林郎候选州同知梁作相与其妻恭人胡太墓碑距离220米。在碑的旁边是一条小生产路,将墓碑与三号路相连。北面是南水北调的十一级提水站。交通便利,路人不断。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原梁寨梁氏碑林分为东南墓碑群和南部靠近梁寨渊子、梁行村北的碑林,除始迁祖至五世祖的墓碑在梁寨镇梁寨村的北部外,其余梁氏碑林均在寨东南和南部,其功名碑大多集中在南部,两通“诰命碑”位于整个碑林园的

梁作相墓

梁作相墓为清乾隆五十六(1791年)立,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新腰里王村西高头北树林里。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东南、西北比较长,地势南北均高,中间低,除废黄河滩淤地400余公顷为粘土、半粘土外,其余多为碱地或砂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镇区水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在碑的旁边是一条小生产路,将墓碑与三号咱相连,北面有引水河,交通便利,与梁氏诰命碑碑西距220米。原梁寨梁氏碑林分为东南墓碑群和南部靠近梁寨渊子、梁行村北的碑林,除始迁祖至五世祖的墓碑在梁寨镇梁寨村的北部外,其余梁氏碑林均在寨东南和南部。

万古流芳碑

万古流芳碑为清代所立,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夹堤村北300米处,北为张庄,东北方向为前口村,西临滕家堤,西南方向为夹堤村。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东南、西北比较长,地势南北均高,中间低,除废黄河滩淤地400余公顷为粘土、半粘土外,其余多为碱地或砂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此地四面藕塘环绕,经过人工清淤,到处鹅鸭和鸣,芳草茵茵,满塘荷藕四处飘香,有一条沙石路通向中间的岛上。此碑额镌刻着“万古流芳”四字,碑文较长,全文分“正文”与“跋文”两段,正文728字,跋文378

鏃呮父鎼滅储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