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江苏省 > 镇江市 > 丹徒区 > 辛丰镇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文化旅游景点

冷遹旧居

冷遹纪念馆位于丹徒区辛丰镇黄墟老街,原为冷遹先生旧居。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50㎡,砖木结构,中西结合风格。冷遹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1945年7月1日与蔡元培等爱国进步人士赴延安,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解放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江苏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冷遹纪念馆馆名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2004年11月题写的。冷遹旧居始建于1917年(民国六年),总占地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76平方米。为花园式庭院建筑群,座北朝南,由主楼一幢和八间厢房组成。旧居主楼平面为长方体,前后各有内式花园一个,主楼为中西合璧二层建筑,平面呈凹形,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三开间,门向南,人字顶,东西

殷氏宗祠及笃行堂

殷氏宗祠位于辛丰镇黄墟集镇东南,宗祠九间三进,共27间,占地面积1580平方米,第二进享堂面阔九间31.6米,进深9.1米;檐下置斗拱,金柱高5米,直径0.4米,前为露台,宽12米,高5.6米,四周有石栏;后进中间为祖宗龛,两侧分别有东西孝子楼,均为硬山顶。祠堂保存较好,文革时期祠堂门前石雕被认为损坏。黄墟殷氏宗祠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据传,由族内盐业巨商殷苤烈出资兴建,堂号为“耕心堂”(待考),位于黄墟古镇东首,目前尚存部分古建筑在黄墟小学内,曾作为图书馆使用。宗祠为九间三进,坐北朝南,另建有厢房,据说共有九十九间半。据杨瑞彬、刘明祥主编的《镇江古今建筑》一书介绍:殷家祠堂建于清,有三进二十七间,大厅檐前作斗拱,厅前为露天

镇江县立示范学校旧址

镇江县立师范学校旧址位于辛丰镇黄墟小学内,南为教学楼,西为殷氏宗祠,建于1928年,后经冷御秋建议改迁黄墟。1937年停办。瓦平房,木质地板,上有天花,现有十间,通面阔38米,进深9米,保存完好。现被黄墟小学作为食堂使用。

薛家祠堂

薛家祠堂位于辛丰镇星棋行政村薛家自然村北,距薛家村北约50米。建于清末,整体保存较完整,该祠堂现存三进九间,砖木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前开遗址

前开遗址为商周时期遗址,距前开村东约50米。北面为池塘,东北边距--约200米,东、南面为农田。遗址为长方形,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80米,高约2.5米。地表有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几何印纹陶片等,纹饰有回纹、菱形纹等,可辨器有鼎、豆、罐、钵,可能属湖熟文化遗产。

西下沿土墩墓

西下沿土墩墓位于辛丰镇中心行政村西下沿自然村东南约220米,墓的西北距西下沿村约200米。地处低丘岗坡。墩高约3.5米,底径约20米。地面偶见夹砂红陶鼎足、鬲足,泥质灰黑陶及印纹硬陶的残片。

沈头山遗址

沈头山遗址位于辛丰镇中心行政村西下沿自然村,遗址的东面距西下沿村约200米,南面距辛黄公路约150米,北面、西面为河流。又名为沈头坝,为一土丘,面积约1.8万平方米,高4米,地表有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几何印纹陶片等,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回纹等。可辨器形有鼎、豆、釜、罍及羊角状把手等,属湖熟文化遗存

慎王堂

慎王堂位于辛丰镇黄泥行政村孔家自然村,该祠堂坐落于孔家村,东临大运河,南边有京沪铁路,为孔丘后裔所建。据考证明朝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曾为该祠堂题书匾一方名为“慎王堂”。始建于天启年间(1621-1627)原有两进,现存正厅三间,面阔12.5米,进深9米,高7米,硬山顶。金柱为楠木质,直径0.40米,厅内原悬有董其昌题书匾一方,现已不存。门前有上马石一对。前进门楼上有“居士仁义”砖雕,并饰有镂空图案。该宗祠已遭人为严重损坏,现整座祠堂已坍塌,仅存门楼及残壁。建议加大保护力度,逐渐使其恢复原貌。

苏游墓

苏游墓位于辛丰镇东街行政村苏游自然村东约1000米,俗称苏游石坊墩,该墓西北约1000米为苏游村,东北距沿街村约800米,西为--铁路,东为农田。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为一片坟地。现有一石马高1.75米,一石柱,方形,高4.2米。现存石马和石柱各一。

方家土墩墓群

方家土墩墓群位于辛丰镇星棋行政村方家自然村北,共有三座土墩,其中,俗称方墩的,位于村北,地处低丘山岗。墩的规模较大,高约8米,底径约45米,俗称长万山墩的,位于村北偏东,地处低丘山岗西端。墩高约4米,底径约25米。俗称四方墩的,因底面近方形故名,墩顶略平,位于村西水塘中。墩高约3米,底径约20米。地面可采集到黑陶钵、原始瓷豆、碗、夹砂红陶鼎、印纹硬陶坛、罐等残片。

大张家土墩墓

大张家土墩墓位于辛丰镇山北行政村大张家自然村东,共有2座土墩墓,一座位于大张家村北约50米,另一座位于大张家村东约100米。地处低丘岗山,墩高约2-2.5米,底径约12-18米。地面可见纹饰为席纹、回纹、折线纹的印纹硬陶残片。

西山背汉墓

西山背汉墓位于辛丰镇下方行政村西山背自然村东,西约50米为通村水泥道路,南、北都为民居。又名老虎墩,位于辛丰镇下方行政村西山背自然村东,面积约200平方米,封土存高1.5米、底径4.8米,1988年发掘2座墓,均为叠涩式顶石室墓,结构完好,1号墓面积约19平方米,高约2.52米。分前后室,有画像石门和石桌。2号墓面积约26平方米,高约3.4米,分前、中、后三室,出土“五铢”铜钱、烟台、双系罐等。均早年被盗。

殷氏六房

殷氏是黄墟的望族,古镇黄墟也因殷氏而闻名于史。据2005年统计,在全镇八十七个自然村中,有殷姓居住的自然村,就有六十七个之多,占全镇自然村总数的77%。目前,全镇姓殷的共有一千四百四十二户,计七千余人,占全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殷氏六房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黄墟行政村黄墟自然村东南。距今270多年。占地2400平方米的古代建筑殷氏六房古宅,房屋虽已破旧,但整体保存较好。该屋因由当年的巨商殷霹雳的六弟所建而得名。整座建筑按八卦乾坤六段图设置,外人走进房屋仿佛进入了一座迷宫。建筑精雕细琢,是黄墟仅存的一座古民居建筑群。东边为四进住房、西边为六进住房,每进三间。水井两口。目前殷氏六房主体建筑保存完整,砖木雕刻精美,保存较好,部分破旧残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