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新乡县 > 翟坡镇 > 寺王村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翟坡镇寺王村

地名:寺王村隶属翟坡镇
行政代码:410721101221代码前6位:410721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3 邮政编码:453000
城乡分类:村庄分类代码:220
车牌代码:豫G行政级别:村

地名由来:

明洪武年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白云寺西,名寺上村。清乾隆年间,村民王纪五为减轻盐碱地负担获胜,王姓有名,渐习惯称寺王村。

基本介绍:

寺王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0.8公里,翟坡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南3公里,引黄人民胜利渠总干渠西侧。393户,l620人,除汉族外,回族1人。耕地2041亩,原为低洼重盐碱地,自引黄自流灌溉后,变为高产农田。

唐代,此处有人居住。宋宣和二年(1120年) “维南瞻部州大宋国新乡县加平乡李台社管杨翟村。” (村东白云寺经幢)明洪武年间,王姓从-县迁此,居寺西,名寺上村。清乾隆年间,村民王纪五为减轻盐碱地负担获胜,王姓有名,渐习惯称寺王村,亦称大寺王村。村南住有几户,

名小寺王,东边住几户,名吴家圪垱(绝),1949年合并为一村,易今名。

清乾隆七年(1742年)属南路十八都。宣统元年(1909年)属四南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里仁乡。1948年属三区,1955年属兴宁中心乡,1958年属兴宁人民公社,同年10月属七里营人民公社。1961年属小冀人民公社,1976年1月1日属翟坡人民公社,1983年属翟坡乡。

聚落呈南北长方形,面积21.1万平方米,主街4条,沥青路面。新村舍向北扩展,原村舍主宅大部改建,砖木、水泥预制构件结构,多两坡瓦房,间有平房。村委会、商店、兽医站在村中部。村东有造纸厂,西有水泥预制、塑料制品厂等,从事工副业的劳力占55%。农业以小麦、玉米、水稻、棉花为主。粮食总产75.8万公斤,年亩产650公斤,人均粮食468公斤;棉花700亩,部分棉麦间作,总产8.4万公斤,亩产120公斤。工农业总收入654.5万元,人均纯收入1000元,比1978年增长6倍。村东有中小学,在校生316人,教师17人;诊疗所、兽医站医生4人。东有新乡至郑州(亦称新乡至詹店)公路,北有新乡至小冀公路,通市8路公共汽车,西、南有新菏铁路特大立交桥。

寺王村与焦田庄村、南西村、兴宁村、南东村、小宋佛村、大宋佛村、周王庄村、西营村、东营村、岗头村、北翟坡村、红林村、任小营村、杨任旺村相邻。

历史沿革:

清乾隆七年(1742)属南路十八都。

清宣统元年(1909)属四南区。

1945年属里仁乡。

1948年属三区。

1949年与村南小寺王、村东吴家圪垱合并为一村,名寺王。

1955年称寺王村,属兴宁中心乡。

1958年改称寺王大队,属兴宁人民公社,同年10月属七里营人民公社。

1961年属小冀人民公社。

1976年属翟坡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寺王村民委员会,属翟坡乡。

1994年属翟坡镇。

周边相关:

寺王村附近有京华园、刘庄景区、龙泉苑景区、西明寺造像碑、合河泰山庙、张故城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新乡烧鸡、龙泉黄金梨、太行裘皮羊、特级金小米、蒸菜、糊涂面条等特产,有相思树的传说、中州大鼓、姜太公的传说、通郭村开明大鼓、石婆的传说等民俗文化。

京华园

还有4个地名与寺王村同名:
翟坡镇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