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洛阳市 > 偃师区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概况

偃师区位于河南省西部,现辖9镇4个街道,210个行政村、32个社区,总人口63.72万,总面积668平方公里,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是河南省经济扩权市、对外开放重点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市。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464.7亿元、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71亿元、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6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222.8亿元、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6亿元、增长8.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26元、增长7.1%。

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偃师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是考古学家认定的“最早的中国”。境内现有二里头夏都斟鄩遗址、尸乡沟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唐代帝陵唐恭陵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素有夏商古都、玄奘故里、丝路起点、客家祖地之美誉。

这里有优越的资源条件。东距省会郑州80公里,西距古都洛阳30公里,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境内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310国道、207国道交汇贯通,形成了以国道、省道、县道为主干,以乡村道路为支脉,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伊河、洛河贯穿全境,并在此交汇。截至2019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20多种,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4.38亿吨,煤层气资源量1.46亿立方米,铝土矿资源储量10039万吨,硫铁矿2065万吨,铁钒土1166万吨,耐火粘土624万吨;伴生镓3180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约7.6亿吨。现有火力发电企业2家,总装机容量186万千瓦。

这里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民营经济起步早、门类全、基础条件好。上世纪80年代,偃师以乡镇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并迅速发展,90年代中期就形成了现有支柱产业的雏形,促进了偃师经济迅猛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一度排全省第4名,GDP指标一度排全省第2名,曾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64位,是“十八罗汉闹中原”的中坚力量。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先后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卫生先进市、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县(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等多项荣誉。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市、区党代会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全面融入洛阳都市核心区,着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建设洛阳东部经济增长极,打造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示范区、伊洛河流域生态保护核心区、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引领区,加快建设富强偃师、活力偃师、人文偃师、生态偃师、法治偃师、幸福偃师,在“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中实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旅游搜索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