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卢氏县 > 城关镇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城关镇文化旅游景点

洛神公园

-公园位于卢氏县城西部,三淅高速县城出口东侧,南临洛河,占地268亩,交通使得,风景优美,是我县唯一自然生态公园。2007年已初具规模投入使用。2012年又按照5A级旅游景区进行设计,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13年元月份开工对原有公园进行高标准升级改造,对原有人工湖进行扩建改造,配套建设音乐喷泉和亲水平台,新建游泳池、水寨、水屋、儿童乐园,并对沿湖人行便道、东门口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对全部园区进行高标准绿化和亮化,2015年元旦已开园向全县人民开放;二期建设民俗文化展馆和豫西特色商品街区:项目全部建成后,不仅可以成为卢氏发展旅游的名片,而且可以为城区增添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极大提高了山城居民休闲娱乐生活幸福指数。

北关清真上寺

北关清真上寺位于卢氏县城关镇北关村。年代为清。北关清真上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卢氏县北关清真上寺位于豫西的三门峡境内,是该地区最古老的一座清真寺。该寺始建于清朝初期。寺院的主体结构有卷棚、大殿、六角形后窑。三部分组成,另有北讲堂、南讲堂、水房等设施。上寺始建于明末,在嘉庆年代又买到院落进行扩大,至今已三百余年历史,经公元1958年大跃进时期修电站和路把清真寺内古碑拉走使用,古式家俱已大量烧毁,炼铁使用,在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又毁坏了清真寺内古建筑物件。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9.8平方米,寺院方位坐西向东,内设男、女大殿、卷棚、迎旭楼、南、北讲堂、男、女水房、古建门楼街建筑物,寺内有大量的文化遗产,碑刻、

北街寺

北街寺始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已有100余年历史,由卢氏回族群众捐献土地、房产,初期有土坯瓦房30余间,文革期间被收归国有,土坯房产被县房管所出租。1988年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后归还给城关镇回族群众,由北关清真上寺代管。

卢氏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卢氏县城中华街北侧。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宣德年间毁于战乱之中。天顺八年(1464)至成化二年(1466)重建。嘉靖二十九年(1550)又遭火灾,至万历九年(1581)修复扩建,即成现有规模。建国后多次拨款整修,庙院面貌一新。现存建筑有正殿五间,座北向南;香祭亭转角楼和乐楼各三间;东西厢房各十间;左右香积厨各两间;门前三间,均系黄龙脊,绿瓦与种种脊兽相映成趣。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檐牙飞翘,工艺精美,朱门高柱,明丽豁敞,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科学依据和模样。为县文化馆驻地,是全县人民的文化活动和文物收藏中心。

卢氏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位于城关镇东街一街坊9号,建于2000年,系三层框架式结构。北端为正门,三层层顶矗立一塔楼,总高度34.5米。一楼为县两会办公处及教室,二楼南端为讲坛,红色十字架高挂正中,雕栏圆桌庄严肃穆。二楼大厅及三楼悬空坡式中门,可容纳千人礼拜。二、三楼北侧小厅分别为图书室和会议室,建筑总面积为1242平方米。现有堂委人员18名,备案教职人员6名,信徒人数900余名。

卢园广场

卢园广场北起靖华路,南至滨河路,东自中兴路,西到新建路,南北长480米,东西宽280米,总占地面积12.68公顷,北部表演--区总面积4.75公顷,可容纳7万人--,满足全县举办大型演出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南部生态休闲文化区总面积7.92公顷,建有文化长廊、莲心湖、植物园、运动健身场所,是集生态、文化、游乐、健身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开放式公园。文化园做为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防灾避险的重要设施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卢氏,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能力的具体体现。卢园建设以打造传承文化、生态休闲、健身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景观区,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和谐统一为目标,已成为卢氏县的新地标。

药城药王阁

药城药王阁于1993年建成投入使用,占地100亩,共建仿古式房屋297套,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成后是豫西地区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信息交流中心,由卢氏县药城管理委员会管理。2004年12月30日经县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卢氏县药城管理委员会并入卢氏县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当前,药城内设有中药材收购、核桃收购商、旅社、古玩加工销售、铝合金及玻璃加工销售等个体商户,其他均为住宅。随着县城框架的拉大,药城的地理位置已经由城市郊区变成东城中心区。

清真下寺

下寺在民国二十四年,由阿訇马振江和寺管会邀众集议,广蓦乜提,修建了大殿、北讲堂、教长室等初具规模。于1989年扩建了一层为卷棚,二层为“望月楼”的新式建筑物,并由时任中国伊协副会长努尔曼·马贤先生在门楣上的匾额题“清真寺”三个大字,一次可容纳百余人进行聚礼,八根五米高圆柱用蓝瓷片镶嵌而成,伟岸挺拔,摇棚上半截用花纹图案装饰其南、北、西三面。近观乎“望月楼”三大金字映入眼帘,两米高的绿圆顶上镶嵌宝瓶熠熠生辉,金色月牙高入云端,双斯楼之壮观,富有阿拉伯建筑之特色,照麦加之圣地,添民族色彩于豫西山城。另有民族福利楼,女大殿和沐浴楼分别于1992年和1993年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寺内共竖立两通碑,其一是于1990年斋月立,此碑记述了马公振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鐤い鎰剁畱缁犵娀鐓崶銊р姇闁稿顦甸弻娑㈩敃閿濆棛顦ョ紓浣哄Ь椤鎹㈠┑鍥╃瘈闁稿本绋戝▍锝夋⒑缁嬫鍎滈柟鍑ゆ嫹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堝┑鈽嗗亝閿曘垽寮婚敐澶嬪亜缂佸顑欏Λ鍡欑磼缂併垹骞愰柛瀣舵嫹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