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济源市 > 邵原镇 > 黄背角村

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黄背角村

地名:黄背角村隶属邵原镇
行政代码:419001104230代码前6位:419001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1 邮政编码:454600
城乡分类:村庄分类代码:220
车牌代码:豫U行政级别:村

地名由来:

传明初时有郭、杨两户人家为躲避战乱,从山西省阳城县迁此,因住所位于一个较平坦的山坳的东南角上,附近盛长黄背草而得名。

基本介绍:

黄背角村位于邵原镇东北三十余华里,距市区一百二十余华里,与山西省阳城县横河镇度假村毗邻。全村总面积一万两千余亩,其中土地面积一百亩。地处山区,土薄石厚,坡陡路险,条件艰苦。通过全村干群的努力及上级政府的扶持,于2005年8月全线铺通黄孤线路,同时市运输公司济源至黄背角每天一趟的班车,从此结束了村民出行难的历史。

全村3个居民组,36户居民共150人。其中有45个劳动力,中共党员11人。

山区条件有限,人们居住的都是七十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房屋。虽然地处偏僻,但村民的积极性特高,百分之百受到了九年义务教育,百分之九十以上享受了高中教育。民丰城市淳朴,邻里和谐,尊老爱幼是我村的优良传统。不欺负外人,不破坏公物是我村村民的美德。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我村在镇政府一体办的指导下,于2007年7月建成了标准的村办公室、农家书屋、村卫生室等,结束了流动开会办公,外出看病的历史。又通过村民的努力建成了游园、篮球场,假期了乒乓球台,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历年来村民耕种着本村有限的土地,受地理条件制约,坡地居多,水源缺少,不能浇灌,要靠天吃饭,至今还是传统的种植模式,仍以小麦玉米为主。遇到大旱、水涝就几乎绝收,所以农民收入较低。为了改善生活提高收入,很多村民搞起了养猪、养蜂等副业。

尽管条件恶劣、居民稀少,但山高林茂,景色宜人,是天然氧吧。优美的环境吸引着许多外地游客来登山游玩。鳌背山府邸的蚂蚁闯沟,传说是为了救箭落岭上的山大王张光斗,一群蚂蚁搬运每一个大米从此经过而得名。本村东边的麻地沟上游有一深潭叫老龙潭,每逢天大旱,村民就到此祈求下雨,十分灵验。老龙潭下方有一约四十米高的瀑布,水流直下,非常壮观。村委班子经过考察,麻地沟极有开发价值,村里将引资开发麻地沟,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黄背角村与小沟背村、二里腰村、花园村、黄楝树村、红院村、郝坡村、南窑村、神沟村、唐山村、东阳村、杏树凹村、南山村、双房村、金沟村相邻。

历史沿革:

1949年属济源县六区。

1955年属济源县王屋区。

1958年属邵原人民公社,名为黄背角生产大队。

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邵原乡,名为黄背角村民委员会。

1985年撤乡建镇,属邵原镇,名为黄背角村民委员会。

周边相关:

黄背角村附近有银河峡、济源王屋山风景区、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济源伊利乳业工业旅游景区、济源南山儿童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济源冬凌草、济源核桃、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有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灯彩(汴京灯笼张)、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等民俗文化。

济源市 黄河小浪底
邵原镇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