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周口市 > 郸城县 > 巴集乡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巴集乡

地名:巴集乡隶属郸城县
行政代码:411625208代码前6位:411625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65.5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1万人
人口密度:约108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巴集原名八家集,有何、李、童、王、鲁、巴、潘、张八姓之家,因巴姓人丁兴旺,且“巴”与“八”谐音,后改称巴集。

基本介绍:

巴集乡地处郸城县西南部五公里处,西与淮阳相接,辖26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人口6.7万,耕地面积65714亩,粮食产量5.2万吨,农业总产值20200万元,是农业大乡。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巴集乡从一个落后偏僻的小乡正在逐步走向繁荣富强,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经济发展迅速,特产有红薯及粉条,粉皮加工,主要分布在杨庄、喻庄、田庄等行政村。特色经济:张杰浏庄的塑料大棚,反季节栽植蔬菜,千亩山药培育基地及谭寨行政村200亩优质白葱即将投入发展。

历史沿革:

1951年4月属淮阳县七区,5月属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

1952年8月属郸城县十一区。

1956年撤区后为中心乡。

1958年成立先锋人民公社。

1961年巴集为小公社,属钱店区管辖。

l965年析钱店、汲冢区各一部分大队置巴集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为巴集乡至今。

郸城县人民公园
巴集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洪武年间,此地原为胡姓人居住,逐渐形成集市,称为胡集。后巴姓人迁此居住,胡姓绝嗣,改名巴家集,简称巴集。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详细]

巴楼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巴姓人从巴屯(今属巴集乡)迁此,有一富户建有一楼房,故名巴楼。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详细]

巴屯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巴姓人从江南徽州迁来,在此屯居立村,取名巴屯。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巴集区。1958…[详细]

王屯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道光年间,王姓人从王霍庄(今属汲冢镇)迁此,屯居成庄,取名王屯。后巴姓人和张姓人分别从巴小庄(今属巴集乡)、巴集(今属巴集乡)迁来,村名未改。194…[详细]

叶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道光年间,叶姓人从叶老家(今属淮阳县)迁此定居,故名叶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巴…[详细]

谭寨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谭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并在此立寨从耕,故名谭寨。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巴…[详细]

赵堂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赵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并盖有祠堂,故名赵堂。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巴集…[详细]

青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青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青庄。同治年间,青姓人迁走,孙姓人从袁武营(今属城郊乡)迁入,宋姓人从宁庄(今属汲冢镇)迁入,张姓从大桑树…[详细]

张屯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末,张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屯居于此,取名张屯。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巴集区。19…[详细]

程楼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程姓人从外地要饭而来,后人财两旺,盖起了楼房,故名程楼。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详细]

魏冢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魏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其先祖亡后建一大冢,故名魏冢。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郸城…[详细]

段寨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段姓人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后在此立寨,故名段寨。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郸…[详细]

罗庄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罗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村庄较大,故名大罗庄。1995年更名为罗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郸城区…[详细]

郭集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清康熙年间,此地逢集,村民郭姓人较多,故名郭集。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巴集区。195…[详细]

杨屯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三家杨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屯居立村,故名杨屯。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属郸城…[详细]

田庄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田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居于此,取名田庄。后从谢老家(今属汲冢镇)和黄楼(今属汲冢镇)分别迁来谢姓人和黄姓人,田姓人绝嗣,村名末改。1949年…[详细]

刘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刘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刘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汲冢区。19…[详细]

曹集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至正年间,曹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清乾隆中期,此地起了集,故名曹集。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详细]

前屯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路、吉两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屯居立村,取路、吉两姓氏为村名,称路吉屯。村落呈南北分布,南为前屯,北为后屯;1970年和后屯分开,取名前屯。1…[详细]

后屯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1368),路、吉两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屯居立村,取路、吉两姓氏为村名,称为路吉屯;村落呈南北分布,南为前屯,北为后屯;1970年和前屯分开…[详细]

枣岗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徐姓人从南京迁至七里河(今属淮阳县),后迁此,以村内岗子上栽有枣树取名枣林岗,后简称枣岗。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详细]

槐李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李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村内有一大槐树,以槐树和姓取名槐树李,后简称槐李。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详细]

贾庄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贾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贾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汲冢区。1959年…[详细]

徐楼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徐姓人从淮阳县七里河迁居此地,后盖一所小楼,故名徐楼。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1952年8月属郸…[详细]

屯民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人在此地会和,由此地分别到各地居住,由此得村名为屯民。1949年10月属淮阳县冯塘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巴集区…[详细]

喻庄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喻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取名喻庄。后从谢老家(今属汲冢镇)和黄楼(今属汲冢镇)迁来谢、黄两姓,喻姓绝嗣,村名未改。1949年10月属淮阳县…[详细]


以下地名与巴集乡面积相当:
到巴集乡必去著名景点

巴集乡相关名人

巴集乡特产与美食
巴集乡民俗文化
郸城县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