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安阳市 > 安阳县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历史沿革

商为相地,后为殷都。

西周为邺,后属卫。

春秋称戏阳。

战国称安阳。

秦始置安阳县,属邯郸郡。

汉初分属河内郡荡阴县、魏郡内黄县。

晋复置,又析置长乐县,属魏郡。

北魏废安阳入荡阴,东魏又废入邺。

北齐废长乐入临漳。

北周于安阳城西南析置零泉县。

大象二年(580)邺县移治安阳城,又为相州和魏郡治。

隋开皇八年(588)重置长乐县。

十年邺县迁治故邺城,在此复置安阳县,又于县西析置相县。

十八年改长乐为尧城,3县均属相州。

唐初零泉、相县先后废入安阳,仍属相州。

梁、晋先后于相州治安阳城,置昭德军、彰德军。

汉、周因之。

宋属相州彰德军。

金属彰德府,兴定三年(1219)析置辅岩县。

元属彰德路,至元六年(1269)废府言入安阳。

明、清皆属彰德府,为府治。

1912年直属彰德府。

1913年属河南省豫北道。

1914年改称河北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3年属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1年在县境西建立安阳县抗日政府。

1947年析置邺县、漳南县。

1949年撤漳南县,安阳县、邺县均属平原省安阳专区。

1954年邺县并入安阳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

1959年属安阳市。

1960年撤销安阳县并入安阳市。

1961年复置,属安阳专区。

1969年属安阳地区。

1983年属安阳市。

旅游搜索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