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黑龙江 > 哈尔滨市 > 道外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道外区历史沿革

道外区是哈尔滨形成较早的老城区。

清乾隆元年(1736),道外地区隶属阿勒楚喀副都统所辖。

乾隆十一年(1746)逐渐形成延爽街、平原巷等,光绪六年(1880)逐渐形成了桃花巷、天一街、头道街和二道街等道路。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代最后一个关道衙门-滨江关道署衙(哈尔滨关道)设置在傅家甸(今道外区),是哈尔滨最早的行政官邸。

1913年,道外区名为滨江县。

1929年,又名滨江市。

1932年,又称东、西傅家区,俗称傅家甸。

1956年,东、西傅家区合并,称道外区。

2004年,哈尔滨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原太平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道外区管辖。

以松花江主航道为界,将松花江北岸原道外区所属的松北镇、松浦镇、万宝镇、太阳岛街道、三电街道划归新设立的松北区管辖。

2006年,又将原属阿城市的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

名称沿用至今。

旅游搜索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