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属代国。
战国属赵国,置安阳邑。
西汉属并州刺史部代郡(治桑干县),置桑干、东安阳、阳原(阳水流经之地、故名阳原)三县。
东汉时,属幽州代郡,今境内置桑乾、东安阳二县。
三国时,今境内置安阳县,属魏幽州代郡。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隶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
南北朝时,仍置安阳县,属代郡。
北魏,境内桑干河两岸东部地区(今东城、辛堡以东)置昌平郡,领万年县、昌平县。
西部地区属代郡、高柳郡,领安阳县。
隋时,东、西分属涿郡、雁门郡。
唐初,河东道横野军安边县,唐末,属河东兴唐府兴唐县。
辽统和年间置弘州,领永宁、顺圣二县,金西京路弘州,属襄阴、顺圣二县地。
辽时,属辽西京道大同府。
元时,属中书省大同路弘州。
明永乐十九年(1421),属京师宣府镇。
天顺中,置保安右卫,后置顺圣川东、西二城。
清初,袭明制,属直隶省宣化府。
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顺圣川为西宁县。
1912年沿袭清制。
1913年属直隶省口北道,西宁县改称阳原县,复西汉县名。
1928年划归察哈尔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阳原县属察哈尔省察南专区。
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阳原县划归河北省,属张家口专区(后称地区)。
1958年9月,阳原县与蔚县合县,定名蔚县;1961年5月,从蔚县析出,化稍营公社随之划归阳原。
1993年张家口地区与张家口市合并,称张家口市,阳原县属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