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属鲜虞国地;战国时期,先属中山国,后属赵国,设庆都邑;秦王赢政十九年(前228)置庆都县;汉高祖六年(前201)改称望都县;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改望都县为顺调县;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望都县;北齐天宝三年(552),望都县并入北平县(今满城);隋开皇六年(586),复置望都县;隋大业元年(605),复并入北平县;唐武德四年(621),改郡为州,分安喜、北平两县置武定县,不久复称望都县;金大定七年(1167),望都县更名为海山县;大定十四年(1174),复称庆都县;清乾隆十一年(1746),改称望都县;1942年1月,以铁路为界,析望都县路东部分和原定县部分村庄置望定县;路西部分和完县部分村庄置新望县,继改晓峰县,旋称云彪县;1944年9月,望定县并入云彪县;1946年5月,云彪县复改称望都县;1958年6月,望都县并入唐县,1962年1月,望都县恢复建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