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蓝田镇 | 隶属:天柱县 |
行政代码:522627103 | 代码前6位:522627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6600 |
车牌代码:贵H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密度:209人/km2 | |
辖区面积:1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万人 |
地名由来:传说蓝田大坝阳光灿烂,水源充足。天空倒映田坝水中蓝色一片,故名蓝田。
蓝田镇位于天柱县城的东北部,有东出湖南的捷径天--芷公路穿镇而过。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人杰地灵。蓝田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987亩,辖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人,以苗侗少数民族为主。
投资环境大大改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环境卫生良好。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十分方便。镇政府拟定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以“一切服务于招商引资,一切服从于招商引资、一切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原则,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招商形象”的全新意识,在全镇形成了良好的投资氛围。
国内生产总值4775万元,财政收入118万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2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1425元。蓝田的农业得到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较快,有种草养鹅基地一个,油茶基地2800亩、薇菜基地300亩,果树经济林700多亩,楠竹林1100亩,地下有丰富的煤矿、硅矿等矿产资源。
有贵州桑杨生物科技开发公司生产“侗家奇液”,本品根据民间的养生原理,结合中医理论,采用侗族地区特有的药物制成,集滋补,保健、医疗于一体,是侗族人民的传家宝。还有竹席制品厂,农具加工厂,砖瓦厂,饲料厂。2003年,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了投资规模300万元的松脂加工厂。".
历史沿革:
清为安乐乡三图里。
民国三年(1914年),属第八区,设蓝田团防分局。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蓝田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四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蓝田联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北安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为蓝田乡。
1950年,属第三区为蓝田乡。
1953年,分为楞合,联村、合平、锁坪等乡。
1955年,楞合、联村,合平,锁坪4乡合并为蓝田乡。
1957年,改为蓝田片。
1958年,成立蓝田公社。
1984年7月,为蓝田镇。
1992年,三合乡井入蓝田镇。
居委位于蓝田集镇,共338户,837人。其中男性465人,女性372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50人,初中文化的387人,人均纯收入2985元。 …[详细]
蓝田村地处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最大的一个村,居住较为分散。全村由杉弯寨、街道上、烟灯波、里山、对门江、东南冲、西南冲、章子上、翁西冲、茄溪共10个自然…[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都府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公闪村位于蓝田镇西北部,距集镇15公里与注溪乡、湖南省接壤。由卯溪、阿溪、大寨、腊木、青木、杨柳、林里、芭蕉、新屋、朝阳、大坡等11个自然寨组成,是蓝…[详细]
碧雅村位于蓝田镇集镇的西面,距离集镇八公里,碧雅村共860人,拥有耕地面积627.6亩,山林面积7350亩碧雅村主要生产农产品为水稻、油菜、玉米、红…[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凤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锁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风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楞寨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鸿发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塘涧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凤鸣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