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锦屏县 > 铜鼓镇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铜鼓镇

地名:铜鼓镇隶属锦屏县
行政代码:522628105代码前6位:522628
行政区域:贵州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55 邮政编码:556700
车牌代码:贵H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铜鼓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铜鼓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铜鼓位于锦屏县东部,地处湘黔边境,距县城 25 公里,距靖州火车站 48 公里,距黎平飞机场 35 华里,距隆里古城 25 。全镇总面积 150 平方公里,耕地 9900 多亩。全镇辖 12 个村 96 个村民小组, 3043 户、 13651 人、劳动力 8143 人,其中男劳动力 4319 人、女 3824 ,农业人口 12986 人、常住人口 11150 人,是一个以侗、苗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85% 。 铜鼓地形地貌为丘陵盆地山区,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开阔,河谷盆地相互间错,海拔 300 - 600 米,土壤类型以硅质黄壤土和硅铅质黄壤土及石灰石土为主,土层厚、肥

+查看详细铜鼓镇概况>>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属楚黔中地。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于铜鼓地设铜鼓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御千户所。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改为铜鼓卫。

清雍正五年(1727年),废铜鼓卫,置锦屏县。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县改乡,设县丞。

民国元年(1912年),重设锦屏县。

民国三年(1914年),县城迁至王寨,故有“老锦屏”之称。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区时属乡制,属敦寨区。

1950年1月

+查看详细铜鼓镇历史沿革>>

下司古镇
铜鼓村

铜鼓原叫“虎头寨”,得名传说不一,明洪武三十一年开辟城池,在开掘时在城南冯家井挖出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瓶似镜屏,故而叫“锦屏”。又在城西挖出一面铜鼓(古时…[详细]

花桥村

花桥,三百多年前有一木桥上雕有千姿百态之花,行人过路举目眺望赞口不绝,因而得名花桥。位于锦屏县南部,铜鼓东南部,东接湖南三秋乡和岔路村,南连敦寨镇山洞…[详细]

嫩寨村

最初称为“朗溪”,后称为“枫木脑”,后改称为嫩寨,因以前白果树旁有一口水井,水质特好,村民喝后脸长得白白嫩嫩,特别是女孩的寿命很短,只能活到十多岁,故…[详细]

岔路村

明朝楚王派人来铜鼓建城池,一岔走同里、一岔通湖南、一岔过半塘段、一岔去老洞、一岔往大同,岔路非常多,因而取名岔路。位于县域东南部,铜鼓东部,距锦屏33…[详细]

铜坡村

铜坡,侗名“懈博”,苗名“杨凸”,民国前称“桐村”,民国初改为“铜坡”。位于锦屏县东南部、铜鼓镇西南面,东邻江口,南连敦寨镇的赖寨、笋屯,西接火冲,北…[详细]

高柳村

高柳,苗名“哥留”,原名“高了”,道光初年更名为高柳。其位居锦屏东南部、铜鼓西面。东邻江口,南连铜坡、火冲,西接钟灵乡的贡村、八客和大同乡的龙矮,北通…[详细]

火冲村

原大寨村民的屋地基都是一榜一榜的耕田,村民一般都是用来栽芋头,故称芋头寨,苗名为俄冲,后改称为火冲。`民国二年(1913年)至解放初为敦寨乡第八保,解…[详细]


还有4个地名与铜鼓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铜鼓镇面积相当:
到铜鼓镇必去著名景点

铜鼓镇相关名人

铜鼓镇特产与美食
铜鼓镇民俗文化
锦屏县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