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古称良都,位于伟人故里中山市中心城区南部,面积48平方公里,辖良都、北溪、城南、马岭4个社区,常住人口约6.53万人,旅居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乡亲超4万人,是中山的重点侨乡。
南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香山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区域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民生和文化事业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宜业
近年来,南区深入实践“工业强区、三产兴区、文化盛区”战略,形成了“一中心两基地”的发展脉络,即:对接现代化服务业建设中心商务区,对接先进制造业建设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中山航天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
◆ 中心商务区
整体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已基本形成了行政、商业、办公、休闲、文化传媒、居住六大板块。随着一批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的陆续入驻,南区中心商务区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中山主城区商业商务发展的又一新引擎。
◆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首个火炬计划电梯特色产业基地,占地面积5000亩,已集聚50多家电梯整梯和配套企业。启动了电梯试验塔等十大工程。
◆中山航天中山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
产业基地占地5500亩,将建成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的引领区,产城融合和智慧城市的示范区。基地孵化中心600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广东埃彼咨、广东北斗平台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项目已经或正在入驻基地。
二、宜居
在珠三角地区道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双提速的背景下,南区切实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南区段)已建成通车,中环路也即将建成,沿江路、大南路等道路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一系列交通基础工程建设完成后,南区道路交通对接能力将大幅提升,与周边镇区,周边城市的时间距离大幅缩短,实现真正的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南区城市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区容区貌全面改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提高,现代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文化事业蓬勃开展,平安南区建设成效明显。万科城市风景、雅居乐碧堤湾畔、永安新城、清华坊、恒大绿洲、越秀星汇云锦、中澳滨河湾、新光天地、悦盈新城等优质住宅小区相继落户南区。
南区社会事业根植侨乡大地,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都得到健康、稳步的发展。拥有侨中英才学校、良都中学、竹秀园中心小学、良都小学、北台小学等优质名校资源,已迈入广东省教育强区之列。同时,南区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组建的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即将投入使用。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幸福南区”。探索创建“2+8+N”模式,将政府服务延伸至社区,建设社区行政服务中心,推进社区一站式服务,实现管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强化社区自治功能。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快绿化、保洁等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多元治理的社会管理服务格局,稳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可供选择的优质住宅,无可复制的交通区位,优质充足的教育资源,运转高效的政务环境,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共同谱写了南区的宜居新乐章!
三、宜游
南区背倚五桂山巍巍群峰,脚踏岐江河依依秀水,自然环境优美宜人。以“显山露水、错落有致”为主线,着力科学规划全区建设,坚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考虑与地形地貌相融相配,努力营造一个绿色宜居、独具特色的山水南区。
南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香山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南宋四大忠士之一马南宝、香山铁城总设计师梁溪甫、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中国百货业先驱马应彪、中国四大百货公司之一永安公司创始人郭乐郭泉兄弟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源远流长,共同打造了南区华侨文化、商业文化、忠孝文化、名人文化和旅游文化的靓丽名片。
以詹园、文笔山两大景点为主体,着力打造休闲商旅中心。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以弘扬中华“孝”文化为特色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詹园,并推广以华侨文化为亮点的人文资源。
在此两大景区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绿化建设、秀美宜居村庄建设、绿道建设等;充分发挥沿江优势,积极争取加快沿江路南区段建设。把南区打造成集“忠孝文化”旅游、华侨文化旅游、益智修学旅游和休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商旅中心。让南区成为各方客商投资兴业的奋斗热土的同时,也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休养身心、怡情养性的心灵居所。
马南宝(1250—1285)原籍河南开封。宋南迁时,先祖曾来广东知新会事,举家定居新会城。后其曾祖徙居香山沙涌(今南区沙涌村)。家道富裕,读书好义,尤工诗词。宋景炎二年(1277)10月,端宗自潮州浅
梁杞(生卒年月不详)文顺乡石头村人(今南区恒美村附近)。赋性温纯,慎重、好学,精通诗书。宋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授连州司理(主理狱讼官)。在任秉公审判案件,获吏部官员赏识,晋升桂阳(今湖南郴州
马应彪(1861—1944),乳名马味。广东香山县沙涌乡(今中山南区)人。香港先施公司创始人。少时家贫,1880年赴澳洲,初在矿山淘金,继种蔬菜,后设小肆于雪梨出售蔬菜。1890年开永生、永泰生果栏。
杨仙逸烈士(1891——1923年)出生于华侨家庭,字学华,号铁庵,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其父杨著昆,是旅夏威夷的著名侨商,有清末“中国两大糖王之一”的称号。杨著昆是孙中山挚友,他赞同孙中山的革
郭乐(1872—1956)字鸾辉,号景崇,环城竹秀园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赴澳大利亚悉尼谋生。1897年与同乡数人在悉尼收购永安栈(后改名永安果栏),被推为司理。为人忠厚,有一次银行多付500
郭顺(1884—1976)字和辉,号景春。环城竹秀园村人。清光绪十年(1884)12月10日出生,是永安百货公司创始人郭乐六弟,上海永安纺织公司筹划人。早年就学澳大利亚,勤敏向学。民国3年(1914)
杨官宇(1901—1970)环城北台村人。出生于檀香山,早年学习机械。民国10年(1921)随杨仙逸等人到美国图强飞机公司飞行组学习飞行技术,次年冬返广州。其间曾设法将华侨所捐购的12架飞机转运回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