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南海区 > 西樵镇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文化旅游景点

西樵山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南海市西南部,面积约十四平方公里,西樵山有七十二峰,以山青,水奇著称,享有“岭南佳境”之盛名。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樵山是七八千万年前由海-山喷发岩浆,岩状,火山灰后形成的死火山,山体外陡内平,状若莲衣复合,大秤峰居群峰之首,九龙岩,冬菇石,石燕石等峰岩形态万千。西樵山岩石节理发育,裂隙纵横,富有潜水,形成多处水景,有232口泉眼,28处瀑布。“欲览西樵胜,应先访白云”。位于西樵山西北部的白云洞为——马蹄形山谷,它兼收岩泉飞瀑之美,有“胜甲西樵”之称。三峰之间有两飞泉左右迂回而下,称“大云泉”、“小云泉”。泉水折叠汇成了三个湖,即所谓“白云飞下过三湖”:上为“应潮湖”,中为“鉴湖”,下为“会

南海博物馆

南海区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6月,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樵山蟠龙洞内,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638平方米,库房面积12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主体建筑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龙母庙,以及现代仿古建筑紫琼楼、莲花楼、潜龙阁,有大小展厅7个,画廊、碑廊各一个,是一座将秀丽的自然景观与典雅的仿古建筑融为一体的园林化博物馆。1994年南海博物馆被列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具体负责全区文物保护、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面的文博业务工作。馆内设办公室、陈列部、宣教部、保管部、资料档案室、保卫部、经营部。目前,南海区博物馆共有专业人员13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

松塘古村

佛山市西樵镇松塘村始于宋代,至今近八百年历史。松塘村倚岗列建,百巷朝塘,古村风貌保存较好,村中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屋民居、古巷道、古井、古树众多,村中历史建筑充分体现了岭南建筑艺术的“三雕一塑”,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松塘村以“奉直”、“培元”、“致和”、“忠心”等古老坊巷为肌理,宗祠家庙、家塾书社、古树众多,构成完整的历史风貌。2010年12月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11月29日获得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称号。松塘村倚岗列建,百巷朝塘,自然环境优美。村中传统建筑规模达20275平方米,代表性建筑有区氏宗祠、六世祖祠、见五大夫祠、东山祖祠、樵侣祖祠、明德社学,养正书舍、培元书舍、汇川家塾、孔圣庙等。村中历史建筑充分体现了岭

桑园围水利设施

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地跨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发挥着灌溉、防洪排涝、水运等效益。围堤全长64.8公里,围内土地面积265.4平方公里,农田灌溉面积6.2万亩。桑园围又名樵桑联围,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境内珠江干流西江下游,分东、西围抵御北、西江洪水。围内是蚕桑业发达地区,故名。堤围相传始筑于宋徽宗年间,明、清、民国陆续筑建。明代“桑园围修筑的工程技术筑堤材料改泥为泥石并用”,鸡公分围改为石堤。民国十四年,筑西基狮颔口闸、东基龙江新闸和歌滘水闸,桑园围从开口围发展为闭口围。桑园围是珠三角著名大型堤围,一直发挥极为重要的水利作用,清代更被称为“粤东粮命最大之区”。现桑园围全长68.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中国广东南粤名山---西樵山,人杰地灵,孕育出一代武林宗师黄麒英、黄飞鸿父子,为了弘扬黄飞鸿高尚的武德医德,一九九六年兴建了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黄飞鸿狮艺武术馆位于西樵山下的禄舟村,占地面积5.23亩,建筑别致,具有清末古建筑的风格。武术馆,左靠国画大师黄君壁纪念馆,背倚西樵山白云洞风景区、黄大仙圣景园、云海莲台、西樵轻纺城、金银珠宝玉器商业城,以其历史盛名,优雅的环境、崭新的服务设施,热情欢迎四方游客及武林人士的到来。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馆舍建筑平面成四方形,正门门厅,飞檐翘角,气势宏伟,朴实庄重;门厅中间设黄飞鸿铜像,右为“百草堂”,左为“宝芝林”。院内,右侧为“关德兴纪念堂”;左侧为“黄飞鸿史迹陈列室”;正面为“黄飞鸿拜师台”;中间

西樵黄大仙祠

西樵黄大仙祠依山而筑,集西樵山之毓秀于一身,终年云霭缭绕,灵气十足。黄大仙祠朱墙金瓦,映着青山凝翠,庄严而不失明艳。祠内彩绘构图天马行空,笔触细腻,各种神兽、人物、花鸟栩栩如生,为黄大仙祠增色不少。镇祠之宝黄大仙金像含千足金52.1公斤,为世界上含金量最多的神像;财神殿的纯银聚宝盆重达100公斤,同样是世界之最的还有15公斤黄大仙金砖和700公斤紫铜药葫芦供游客观赏。祠内有黄大仙金像和纯银聚宝盆两个世界之最的特色。黃大仙圣像供奉于赤松黃大仙祠正殿。黃大仙金像高1.5米,寬1.2米,含52.1公斤纯黃金,为世界最重的纯黃金神像,已获得健力士世界记录认证。黃大仙原名黃初平,生于西元328年,擅长炼丹和医术,赠医施药、普济劝善,为世人敬仰

西樵山宝峰寺

西樵山宝峰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为南粤四大名寺之一,也是一个旅游、祈福的好地方。自晋代佛教东传,在西樵山建寺-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越发的鼎盛。宝峰寺得到惠连法师兴教-,颇有名气。建于明永乐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近年来,应社会各届之意,经省有关部门批准,易地重建西樵山宝峰寺。宝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岗。新址南北长一百八十米,东西宽一百二十米,面积二万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轴线上建山门和大雄宝殿,两边分别建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并建方丈楼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风格设计,尽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风格,使宝峰寺清雅古朴。宝峰寺第一殿-天王殿。一进殿,首先见到的一尊满面笑容,大肚的菩

西樵山茶花园

广东省著名的茶花观赏点——西樵山茶花园位于南海区西樵山风景区内。西樵山茶花园共有茶花品种近百种,约1万多株,由老茶林和新茶园组成,共250余亩,是广东茶花种植面积最大的观赏景区。其中老茶林1960年开始种植,面积约120多亩,是珠三角地区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茶林。百亩白山茶竞放时,山间路犹如遍地白雪,仿佛白雪皑皑的北国冬日景象。而新茶园茶树自1980年代开始种植,茶花品种有玉环、月丹、鹤顶红、大六角、白宝珠、大红珠茶、大红山茶、小六角等国内外知名品种,更有高贵脱俗的白山茶,深红、浅红、玫瑰红、黄白、粉白相映,白里透红,红里染黄,黄中泛紫,五彩缤纷。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地址: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山南路开放时间:8:30-17:00景点级别:

云海莲台

云海莲台景区位于西樵山中心大仙峰上,海拨290米,占地约200万平方米,呈金字塔形结构。地处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中心地带,是以观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景区。那么观音文化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观音文化在中国兴起的缘由是因为观音菩萨的原型妙善的出现。据说,在南北朝北周时期,在冀南(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一带曾建有百里为王的小国---兴林国,妙善则是其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她笃信佛教,拒招驸马,曾先后在南和白雀庵和井陉苍岩山苍岩寺(隋代曾改为兴善寺,宋代后又改为福兴寺)修行;妙善确有其人,并曾献手眼,这是历史事实。但她圆寂后被神化,尊为观音菩萨。从此,原来随佛教从印度进口的慈航大士,即留着小胡子的男观音菩萨的形象被中国妙善汉族仕女形象所代替(莫高窟及各

西樵简村

简村社区位于西樵镇中部,邻近听音湖片区,东靠樵高公路,北临樵丹公路,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行者陈启沅先生的故里,是广东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简村开村至今已有800年,其中主要含有七大姓氏总系:陈、冼、李、林、郭、莫、冯。简村面积为2.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96人。简村开村至今名人辈出,其中包括陈启沅、冼玉清、陈锦涛、冼秉熹等。简村历史悠久,自有不俗的历史建筑,包括陈启沅故居、北帝古庙、陈氏大宗祠等,每处建筑都散发出悠远的历史古味。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北帝的诞辰,这天全村上下都会举办隆重的贺诞活动,热闹非凡。简村北帝古庙座落于西樵简村,北帝庙属于三殿两廊结构,庙堂占地二百多平方米,是南海四大古庙之一。简村开村始祖简侨仁后代于南宋景炎

陈启沅纪念馆

陈启沅纪念馆位于南海区西樵镇简村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绮亭陈公祠”内,为清代二进四合院式硬山顶建筑,木雕、砖雕、灰塑工艺精美。占在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纪念馆内共有展厅四个;每一间展厅各有闭路电视监控、温湿计;接待室一间,播放种桑养蚕技术电视、DVD、空调各一台。展览通过76件蚕茧等标本展品,约200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还陈列着陈启沅设计的蒸汽缫丝机模型和单车式缫丝机模型,还有一台近代的机器缫丝机,能为观众作缫丝示范,翔实地展示了南海机器缫丝的历史以及陈启沅爱国爱乡、造福乡梓的一生。1992年5月14日,陈启沅亲属陈小恺、陈少恂、陈汝潮等将“绮亭陈公祠”使用权捐赠给南海市政府。1994年4月8日,陈启沅纪念馆维修工作

西樵山九龙岩

在西樵山的中南部,最能代表西樵山自然山水之美。沿着九龙岩步道拾级而上,两旁古藤树木随处可见,奇形百态,引人注目。景区内主要景点有紫姑井、九龙岩、湛子讲学岩、拄笏台等。九龙岩在龙爪峰旁的峡谷中。两旁石壁曲突蟠屈,东壁上有巨石自成九孔,婉转相连,外明内暗,高低偃仰。人从外孔钻入,如在螺壳中扭动,左右旋行,奥妙无穷,十分刺激,最后可从崖顶通天崖钻出。当地流传有“九龙岩孔能钻透,好运活到九十九”的说法。谷内野花映照,杂树垂阴,流泉涓涓,景尤鲜媚。湛子洞在九龙岩下,两崖交合,陡峙如门。下有流杯池,清泉缓泻,凉风习习,野花飘拂。再下有七星岩,可达蜘蛛峰西麓的西坑。湛子讲学岩在九龙岩侧。岩不甚深,可容十数人,为湛甘泉当年讲学处。

百西村头古村

村头村位于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西部约5公里处的百西社区。从南宋末年(公元1338年),始祖悦榕公从高明歌乐村迁徙至此,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2012年5月,百西村头村成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村头村镬耳屋群古民居最具岭南古建筑魅力,村中现存历史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村内花岗岩石板街巷形成棋盘状分布,护村河似玉带环抱,拦河石坝建造工艺堪称一绝,小桥流水、古树、古井与古村相映交辉。村中最具代表性的“潘氏大宗祠”、“祥斋祖祠”、“仲宣祖祠”、“器斋祖家塾”、“经学祖家塾”、“文武古庙”、“六祖古庙”等,不仅彰显岭南古村建筑风韵,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曾有“小广州”之称的百西村头村,历代民风淳朴,守礼重义,崇文尚学,人才辈出。

四峰书院遗址

四峰书院遗址,明代建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樵山寺边村。明嘉靖二年(1523)太保霍韬创建。有崇礼堂、环翠楼、卧云楼、敦古堂、毓秀轩等。与云谷、大科、石泉书院并称明代西樵四大书院。霍韬讲学其中,强调“为学须刻励处恭,切当用功,从天理上思,便是穷理,穷理即所以养心”。曾有《心性图解》,以训导诸生。嘉靖后期,户部郎中叶春及曾掌教于此。后圮。

方献夫墓

方献夫墓原位于南海西樵镇大岗山,1992年迁至孔边村后山。该墓葬有方献夫遗骨,墓外立有原墓地迁来的神道碑。方献夫生前著有《西樵山石泉书院记》。2015年12月10日,方献夫墓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炴牠顢曢敃鈧悿顔姐亜閹板墎鐣辩紒鐘靛█閻擃偊宕堕妸褉濮囬梺绋款儏椤︾敻寮诲☉銏╂晝闁挎繂妫涢ˇ銉х磽娴e搫鞋妞ゎ偄顦遍幑銏犫攽閸モ晝鐦堥梺绋挎湰缁嬫垵鈻嶉敐澶嬧拺缂佸顑欓崕婊堟煙閸戙倖瀚�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牆鈹戦埥鍡椾簼闁挎洏鍨藉濠氭晲婢跺浜滅紓浣割儐椤戞瑥螞閸℃瑧纾肩紓浣靛灩楠炴劙鏌涚€h埖瀚�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孩顐介柨鐔哄Т闂傤垱銇勯弬鎸庮潔婵炴垶姘ㄩ惌娆愩亜閵忥絾纭鹃柍瑙勫灴閹晠顢欓懖鈺€绱樻俊鐐€栧褰掑礉濞嗘挾宓侀煫鍥ㄧ⊕閺呮悂鏌ㄩ悤鍌涘13001937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