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中国面料名镇、中国龙狮名镇、国家卫生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旅游名镇、广东省森林小镇。西樵镇辖区总面积177平方公里,辖23个社区、9个行政村,辖区人口35万人,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占比各半。
201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税收总额31.64亿元,增长2.3%;全镇共接待旅游人次594.12万人次,增长8.4% ,旅游总收入47.3亿元,增长10.2%。西樵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跃升2名至全国第26名,跻身全国12个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地区,创建成为2018年佛山唯一的“广东省森林小镇”。
西樵自然环境优越,水陆交通便捷,具有“两山、两江”(西樵山、西岸茶山,西江、北江)的自然资源优势,西樵对外交通体系包括广明高速、西二环高速、樵高路、樵丹路、樵金路、南九复线等快速干线及西樵大桥、龙湾大桥、高明大桥等过江桥梁;镇内道路以江浦路、环山路、西江公路、官太路、大新公路等为主要路网;佛山地铁二号线二期、广珠铁路在西樵均规划有站点。西樵离佛山市区仅20分钟车程、广州市区仅45分钟车程,距港澳3个小时车程。
西樵自古繁华,产业发展蓬勃,形成纺织、旅游、陶瓷、卫生用品、五金、电器、印刷、包装、商贸服务、酒店饮食业等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西樵纺织素有“广纱甲天下、丝绸誉神州”之美名,辖区内的西樵轻纺城是中国三大纺织品市场之一,广东西樵纺织产业基地位列广东省十大循环产业基地之首。以旅游、文化为引领,西樵商圈愈发开阔,第三产业日益蓬勃。
西樵文旅资源丰富,培育了广东中旅南海湾旅游产业园、西樵山国艺影视城、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听音湖观心小镇等精品旅游项目,打响了狮王争霸赛、南海观音文化节、大仙诞文化节、樵山文化节、松塘村翰林文化节等特色品牌。西樵山,素有“南粤名山”和“理学名山”之美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西樵山入围“最佳体育旅游目的地奖”8强。听音湖公园获授“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位居“佛山十大最美公园”榜首。松塘村入选“中国最美村镇50强”。
西樵历史名人辈出,有“广东医界古今第一国手”何梦瑶,首创中国机器缫丝的企业家陈启沅,清代海军先驱黎晋贤,清代尚书戴鸿慈,广东才女冼玉清,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早期维新思想家何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区梦觉,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罗元恺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秉承“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西樵精神,继续按照区委“传承品质、成就品牌”和镇委“文旅融合城市,产城共融提质”的工作思路,坚持“文旅兴樵、产业强樵、生态美樵、民生惠樵”的工作主线,弘扬先走一步的改革精神,以重振虎威的昂扬斗志,重点抓好“空间格局再造、产业集群再造、生态环境再造、基层治理再造、政府服务再造”,将西樵建设成为全域旅游发展引领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生态发展标杆区、城乡融和共治先行区,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西樵。
黄飞鸿(1847—1924)是南海西樵禄舟村人,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
何梦瑶(1693—1764),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广东名医。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中式进士,并出任过知县和知州。清乾隆十五年(1750),何梦瑶因故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
冼玉清(1894~1965),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堪称岭南第一位女博学家、20世纪广东不可多得的女学者和女诗人。她对岭南历史、风物、史志文物的发掘与整理,千百年来岭南巾帼无人能出其右。她集诗
陈廉伯(1884~1945),广东南海县西樵简村人。祖父陈启沅,南洋归侨,父亲陈蒲轩,在广州西关设昌栈丝庄,经营丝业。陈廉伯在香港读英文,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不久当上汇丰银行买办,后兼任司理,加入广州
区梦觉(1906~1992年)女,西樵上金瓯人。4岁时随母到广州与营商的父亲一起生活。7岁进私塾读书。民国10年(1921年)考入坤维女子中学,受共产党员老师谭天度的启发,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
梁鸾沧(1868~1946),字紫笙,原籍广东南海县西樵,世居西关。从小聪颖,爱好书法,就读于康有为的芳村八公祠教馆,与梁启超是同学。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担任康有为在日本横滨兴办的中国大同中学校长。戊
郭棐(1529~1605)郭棐,字笃周,号梦兰,广东南海人。少年时从师于湛若水。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中进士,初授户部主事,未久,改为礼部主事,后出任夔州知府。郭上任后,设立仰高、夔龙两间书院,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