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广东省 > 揭阳市 > 惠来县 > 华湖镇 > 溪洋村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溪洋村

地名:溪洋村隶属华湖镇
行政代码:445224102205代码前6位:445224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663 邮政编码:522000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分类代码:122
车牌代码:粤V行政级别:村

地名由来: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吴家始祖名养(号千十)从福建省莆田县调到潮阳县任巡辖,卸任后到此定居开基创乡。原有马、林等姓氏先居于此,后马、林二姓迁徙他乡定居,仅存吴姓。因地处惠来都禄昌溪(今称盐岭河)流经隆井都赤洲楼出海的末段河道,当地人称“后溪”,村建在其东南侧,也名后溪。昔日村四周多滩塗地,历经年代变迁,遂为田垅,但常受暴洪海潮之害,田地没入其中,变为汪洋泽国,故后人称其为“后溪洋”。1950年简称溪洋。

荣誉排行:

2019年9月,溪洋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基本介绍:

惠来县华湖镇溪洋村,位于惠来县城南面,相距仅三公里,南濒神泉港,雷岭河和盐岭河分别从村的东南和西北绕村环抱而过,在安澜桥处会合流入南海。全村总面积约2.16平方公里,地处平原,地势低洼,溪河众多,纵横交错,形成通畅的水运交通网,农用木船,可运载农用货物,来往于内河和各种植耕地之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溪河水产资源丰富,鱼、虾、蟹自然生长,捕之不竭,同时,充分发挥靠近溪河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至目前,养殖面积1300亩,种植水稻、蔬菜的面积共800亩,是鱼米之乡。溪洋村自始祖千十公卸任潮阳县巡辖后,就创乡于溪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现全村常住农业人口6640多人,旅居港澳台及海外侨胞约1250多人,在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揭阳、潮州、汕头等地工作和在县内工作(包括在惠城居住)的非农人口1850多人。几百年来,溪洋村历代就非常重视教育,注重培养人才。因此,在科举制度时,读书人甚多,特别是在明、清以来,各朝代都有人考中庠生、廪生、贡元、举人等,在全县中名列前茅。一九一九年,村率先开办了永志小学和南台小学二所小学,对学生传播知识和思想教育,使知书达理的人一代一代茁壮成长。讲文明、讲礼貌的乡风不断形成,深得人们的称赞。因此也获得了大家公认的文化乡这一美称。文化乡孕育着一大批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许多青年自觉投身参加革命,不惜牺牲,为革命的胜利作出卓越的贡献,在一九九三年溪洋村被省授予革命老苏区的光荣称号。作为文化乡的溪洋村有着许多文化遗产,目前保持得最完整的一项传统活动,就是赛龙舟。每年端午节,全村七个社区、七条龙舟,每天下午四时集中于村内的大池进行竞渡比赛,惠城、神泉、华湖、东陇等地的群众都纷纷赶来观看,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常。每年活动期间,由各社区民主协商,活动时间大概在十天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溪洋村面貌又有很大改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惠(城)至溪(洋)大道全长3公里已实现水泥硬底化,并架设路灯,建设溪洋村综合市场。去年对环村的烂泥土砂路进行改造,已建起一条全长4.8公里的水泥路面,使得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由于溪洋村毗邻惠城、神泉港,交通便利,县人民政府已将溪洋村列入县城南区规划发展范围,我们相信这将会给溪洋村整体经济发展带来新的飞跃。

溪洋村与白塔村、东福村、华谢村、华陇村、官路村、坪田村、池畔村、堡内村、新地村、丁田村、美园村、犁集村、先春村、茶铺村相邻。

历史沿革:

1950年简称溪洋。

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后成立初、高级社,1958年9月前成立溪洋乡。

1958年10月更改为溪洋大队。

1983年11月改为溪洋乡政府。

1986年改名为溪洋管理区。

1999年至现在改为溪洋村民委会。

周边相关:

溪洋村附近有世铿院、惠来海滨度假村、大南山八国风情园、金海湾植物园、神泉胜迹、客鸟尾石笋等旅游景点,有惠来荔枝、靖海鲍鱼、靖海豆楫、隆江菜脯、油索、隆江绿豆饼等特产,有惠来九鳄舞、高跷虎狮、民间信俗(打火醮)、葵潭鹤舞、靖海景屏等民俗文化。

世铿院
溪洋村名人

吴明光

吴明光(1908~1937),又名其苏,华湖镇溪洋村人。民国时期,全家移居神泉镇。他身体魁梧,性聪颖且乐于助人,于惠来县立中学毕业后,考进中央军校,更名其苏。在军校毕业时,以其优异成绩留校任教导总队第


还有3个地名与溪洋村同名:
相关资讯
华湖镇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