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大岭山镇 > 大岭山社区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山社区

地名:大岭山社区隶属大岭山镇
行政代码:441900118002代码前6位:441900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69 邮政编码:523000
城乡分类:主城区分类代码:111
车牌代码:粤S行政级别:社区

基本介绍:

大岭山社区地处大岭山镇中心区,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辖下镇中心区圩镇范围和龙江、龙山两个自然村,截至2010年底,全区常住人口3万多人,其中户籍人口3904人(包括:农业人口801人、非农业人口3103人),新莞人2万多人。

作为大岭山镇最早成立的社区,大岭山社区有着不平凡的发展历程。1976年,东莞县开展第三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大岭山公社成立了农场圩委会,由区公所工交办公室兼管。1984年5月25日,在撤社建区工作中,改称为大岭山圩镇,并成立乡级行政管理区,称大岭山镇居民管理区。1991年,原属大沙管理区的龙山村划入居民管理区。1997年10月,经大岭山镇人民政府批准,在一个居民管理区内,分设两个居民委员会和两个村民委员会,即东区居民委员会、西区居民委员会、龙岗村民委员会、龙山村民委员会。2003年6月,经大岭山镇人民政府批准,东、西区居委会的组织机构撤销,原两区的一切事务收回居民管理区管理。2005年6月,村级行政机构改革后,改称为大岭山社区居民委员会。目前,大岭山镇人民政府的驻地就位于大岭山社区范围内,规划所、规划建设办、国土分局、社保分局等行政机构的办公场所也设置在辖区内。

大岭山社区有着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大岭山大道沿线是大岭山镇未来的城市中心,大岭山社区处于新城市中心的核心区域, 107国道由西北向南、大岭山大道由东北向南贯穿全区,区内中兴路、振华路、建卫路、横镇路、西正路、广发路、教育路等主干道路纵横交错,路网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随着大岭山大道西段的动工、建卫路等多条镇内主干道路的升级改造,社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更加便利,中心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

大岭山社区有着较大的商贸发展潜力。由于地处中心区,大岭山社区的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龙山、龙江两自然村内,全区有工业企业10多家,涉及家具、印刷等行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圩镇范围内商铺林立,云集了一批镇内具规模的商贸百货和餐饮酒店,有全镇第一家达到五星级标准的帝豪国际酒店,有全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大岭山中心市场和华润万家、天和百货、嘉荣百货等多家大型商场,有凯东新城、金地格林上院、新世纪领居等多个大型房地产楼盘,“凯东”、“天和”两大商圈初具规模,镇中心区居住片区基本成型,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社区商贸业发展潜力很大。

大岭山社区是全镇重要的文化阵地。辖区内文化设施健全,有“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大岭山广场、占地80多亩的大岭山公园、新城市中心“标志性公园”——大岭山体育休闲公园、新建成的老人活动中心,辖下的龙山、龙江村均建有篮球场、健身路径等,是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辖区内学校众多,有“省一级学校”大岭山中心小学、“省一级幼儿园”中心幼儿园、“市一级学校”大岭山中学,还有环境优美的小天鹅幼儿园和明天幼儿园,是全镇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区域。2011年,大岭山图书馆、电视演播中心即将建成,大岭山剧院、行政办事中心、体育公园羽毛球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将启动建设,届时镇中心区的文化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带动大岭山社区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大岭山社区与马蹄岗村、连平村、太公岭村、新塘村、杨屋村、大环村、大岭村、大片美村、金桔村、梅林村、大沙村、元岭村、大塘村、农场社区相邻。

历史沿革:

1958年建同沙水库,原商业兴盛的大沙圩成为水浸区,迁至农场建圩市,称农场圩;同年,人民公社化,农场与元岭组成岭东营,属寮步公社;1961年大岭山公社成立,岭东营改称农场大队;1974年东莞县在大岭山公社开展社教运动,成立大岭山圩委会;1984年大岭山镇撤公社改区,大岭山区公所成立,圩委会改为大岭山圩镇;1986年,大岭山区公所改称大岭山镇,原圩镇改为居民管理区;1999年基层改制,设居民委员会;2005年体制改革,命名为大岭山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大岭山社区附近有海战博物馆、东莞可园、华阳湖湿地公园、鸦片战争博物馆、东莞植物园、南社明清古村落等旅游景点,有莞香、麻涌香蕉、东莞荔枝、莞草、东莞千角灯、石龙麦芽糖等特产,有东莞木鱼歌、东莞咸水歌、庙会(茶园游会)、东莞龙舟制作技艺、东莞赛龙舟、东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大岭山森林公园
相关资讯
大岭山镇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