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汉朝设酒泉郡,置郡府、太守,敦煌县属之。
元鼎六年(前111),析酒泉郡西部之地置敦煌郡,敦煌县属之。
王莽改敦煌郡为敦德郡,敦煌县为敦德亭。
东汉复名。
曹魏、西晋承汉制。
永和元年(345)改郡设沙州。
东晋隆安四年(400)十一月,建西凉国,都敦煌,421年废改置郡。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于敦煌郡置敦煌镇。
北魏孝明帝时(516~518)罢镇置瓜州于敦煌,旋改义州。
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复改设瓜州。
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并敦煌、鸣沙、平康、东乡、效谷、龙勒六县为鸣沙县。
开皇元年(581)改置敦煌郡。
三年置瓜州。
大业三年(607)置敦煌郡,改鸣沙县为敦煌县。
唐武德二年(619)设瓜州(治所敦煌);武德五年(622),敦煌更名西沙州;贞观七年(633),西沙州去“西”字称沙州;天宝元年(742),又改称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又复称沙州。
大历元年(766)五月,升格为中都督府。
吐蕃统治时期(786-848),置瓜州大节度府,辖瓜沙二州,沙州分为十三部落。
唐大中二年(848),敦煌人张议潮收复瓜、沙二州归唐。
大中五年(851)在沙州设立归义军,张议潮为节度使,领有河西诸州。
归义军节度使府是河西政权的中心,设在沙州的敦煌县城内。
天祐三年(906)张承奉建立西汉金山国,敦煌城为王都。
后梁乾化元年(911)西汉金山国降格为“西汉燉煌国”。
后梁乾化四年(914),曹议金废金山国,去王号仍称归义军节度使,镇沙州。
治平三年(1066),置沙州、瓜州二监军司。
成吉思汗二十三年(1228)三月,沙州隶八都大王,瓜、沙州废;至元十四年(1277)复立沙州、瓜州;至元十七年(1280)升沙州为沙州路总管府,隶甘肃省行中书省。
永乐二年(1404),设立沙州卫,成化十五年(1479)置罕东左卫。
清雍正元年(1723),设立沙州所;雍正三年(1725)升沙州所为卫;乾隆二十五年(1760)沙州卫改为敦煌县,隶安西直隶州。
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敦煌县直属甘肃省;1936年敦煌属甘肃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7日,成立敦煌县人民政府,属酒泉分区;1955年10月,酒泉、张掖、武威三专区合并为张掖专区,敦煌县属张掖专区;1961年属酒泉地区;1987年9月28日,改置市;2002年,敦煌市属甘肃省直辖,酒泉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