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属扬州区域,夏至周代为“七闽”地。
战国时期属闽越国辖地。
秦属闽中郡。
汉代属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管辖。
三国时期为温麻船屯,属建安郡侯官县。
晋泰始年间设温麻镇,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首次置县,称温麻县,晋太康七年(公元286年),县治在城东伏沙(今敖江镇白沙村),隶属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州)。
建县时,境域广阔,从闽江口沿海一直到福鼎。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大量裁减郡县,温麻县并入闽县(今福州)。
但只过了16年,在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又从闽县析出,重置温麻县,同年改名连江县。
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至清朝末期大都隶属福州(府)。
重建连江县初期,境域与晋温麻县相同。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析出东北4个乡置长溪县(相当于今宁德市地域,县治在今霞浦)。
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又析县北1个乡置罗源场。
此后,境域基本稳定。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县治从伏沙迁至今址,因城域形似展翅南飞的凤凰,又名凤城。
唐代设宁善、永福、太平、名闻、五贤5个乡,辖20个里。
宋代增加2个乡,共7个乡,辖24个里。
元设5个乡(辖21个里)、4个都。
明清时期沿袭旧制,只个别调整。
民国时期先后属东路道和第一行政督察区,其中三度为福建省直辖县。
1949年后,曾有3度(计18年)属闽侯专区,2度(计16年)属福安(宁德)专区(地区),1983年7月1日第二次归属福州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