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镇衙口原名南浔,是收复台湾统一版图的功臣施琅的故乡。衙口拥有丰富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当属衙口沙滩和施琅纪念馆。衙口沙滩海岸线长达5公里,宽广平坦,细白松软的高品质石英沙浩浩入海,海天一色,非常壮观。衙口沙滩优美环境,得天独厚,海水洁净,水温适中,是最理想的天然海滨浴场。同时,沙滩上建有福建省沙滩排球训练基地,且连续四年承办了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晋江站)、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以及全国沙滩排球大满贯赛。这里的衙口花生闻名四海,而在衙口村的东南侧,是优美的衙口海滩。秀丽的海湾,其间的沙滩绵延数公里,滩前碧波万顷,滩面开阔,景色蔚为壮观,是一处理想的避暑的海滨胜地。地址: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类型:乡村游玩时间:建议
福林寺坐落在晋江市龙湖镇檀林村东南,檀林旧称福林。据《福林移溪并建福林堂记》碑载:同治甲子年(1864年)兴工移溪于乡外,溪旁旧有福林堂,已废为墟基,于同治丙寅年(1866年)复建,后改为福林寺。 现寺占地面积3026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及护厝、园林等设施。前殿为大雄宝殿,古朴庄严,中祀三世尊佛,旁祀观世音、地藏王 菩萨,两边墙壁彩绘十八罗汉。后殿祗园楼原为二层楼宇,系1932年乡贤许经梨与开山祖师转伴和尚倡建,一楼祀千年千眼观音;二楼祀释迦文佛、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并设有禅房。后殿楼宇历经六十余载沧桑,屋盖梁木腐蛀,墙面脱落,有坍塌之危。1994年由福林村老人协会倡导,向海内外贤达募捐资金鼎新扩 建,改建
衙口施氏大宗祠又称浔海施氏大宗祠、浔江施氏大宗祠,位于晋江市龙湖镇钱江村(衙口村)。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施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背倚万寿宝塔,右挹闽海碧波,左襟灵秀余脉,前布池塘七口,状犹七星拱月。并与鳌城、狮峰隔瀛侧对,互为鼎立,灵秀钟毓,蔚为大观。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施氏大宗祠坐北朝南,系五开间三进带护厝,前设石庭,后附花园,系典型闽南硬歇山顶皇宫式建筑,整座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木构架。中轴线由照墙、前埕、大门、中埕、前厅、后埕、后厅组成,左右有两廊,左边有火巷隔开,还有一列厢房。占地面积两千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靖海侯府即施琅纪念馆-施琅将军的故居。古大厝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承袭明代简朴大方的建筑风格,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典型清初闽南建筑。晋江市深沪湾畔的衙口村,原称浔海,因清靖海侯施琅在家乡建将军府,声名显赫,故相沿成为俗称。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他容貌魁奇,勇力过人,善于带兵,且“习海上事”,是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将领。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后,施琅于清廷力主收复台岛,痛斥放弃台湾的谬论,率军渡海征台,收复台湾。施琅为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因此而受封为“靖海侯”。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施琅卒于任上。清廷为表彰其功勋,敕建祠于故里,后代有重修,于今保存较为完整。祠宇三进,砖木结构,黑柱红檐,庄重而又大方。前、中、后
菲律宾华侨职-动领袖许立故居位于晋江市龙湖镇石龟村长声路32号。许立(1905~1971),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石龟村人。1925年移居菲律宾,并投身菲律宾、印尼华侨职-动,1926年加入共青团,参与组织菲律宾华侨总工会,1929年出席上海泛太平洋职工代表大会。1930年4月到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转为共产党员。1933年9月被荷兰印尼当局驱逐出境,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任中共石狮永宁区委书记。1935年重赴菲律宾,任菲律宾抗日反奸大同盟主席,创办抗日刊物,发动华侨捐款捐物,多次组织华侨抗日义勇军、慰问团回国参加抗战。1942年3月创建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在抗战中功勋卓著。1946年再度回国,历任中共中央华
施琅宅、祠在施琅出生地晋江市南龙湖衙口村。施故里宅、祠明末清初已毁无存,康熙二十六年(1687)冬复建,次年秋告成。祠建东、西、中和都爷衙、小宗、侯府等宅院,以靖海侯府最宏大,位在祠西,朝南,为三落双扩厝大型建筑,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三进五开间,有房屋大小66间,建筑面积2175平方米,占地3560平方米。为泉州典型传统明居建筑,俗称宫式大厝,有明代建筑简朴大方之风。施氏大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清初迁界时毁,施琅复台有功,封靖海侯,于康熙二十六年重建宗祠,历代重修,于今保存较为完整。祠宇三进,砖木结构,黑柱红檐,庄重而又大方。前、中、后三殿在中轴线上序列排开,严整肃穆,两侧以长廊相连通,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建筑群体。
长顺建筑群位于晋江市龙湖镇南浔村,年代为清。简介:“长顺”系清代里人施至扇在台湾鹿港的商号,经商发达后于清光绪八年(1882)回乡营建,由大厝、公妈厅、当铺和通瀛书舍四组建筑组成,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开有池塘、沟圳通海,小船可运货至厝前石埕。大厝由前厅、主堂、后楼和右护厝等组成,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公妈厅由前厅、主堂和右护厝等组成,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当铺由前厅和主堂组成,主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通瀛书舍前带花圃,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墙体承檩,硬山顶。此建筑群为泉台商易交流的见证。2013年,长顺建筑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
福林许经撇宅位于龙湖镇福林村东区95号,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福林许经撇宅建于1933年,旅菲华侨许经撇住宅,为突龟式两层小洋楼,坐西朝东。大门门楣上 书-“端园”二字,石刻精美,建筑总体保存较为完好。许经撇为民国时期著名华侨,热心于晋江公益事业,对家乡贡献颇多,著名的福林“孝端桥”即为其建造。2013年2月5日,福林许经撇宅被公布为晋江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路、西至巷、南至墙、北至巷。
龙湖位于龙湖镇区西南约3公里泉围公路西侧,水面约1.6平方公里,平均深2.5米,是晋江市最大的天然湖泊。龙湖水面宽阔,烟波浩渺,湖光潋滟,湖上渔船悠悠,撒网捕鱼,湖岸上田野毗连,稻菽迭翠,一派浓郁的闽南水乡风光。湖畔有龙宫,为古代祈雨处;福建泉州
闽台粘氏大宗祠位于龙湖镇衙口村浔中区20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定光庵位于龙湖镇衙口村浔海新村2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钱江施氏家庙位于龙湖镇前港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湖祈雨颂德碑位于龙湖镇龙玉村龙玉亭东区,龙湖西北岸,年代为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林石经幢位于龙湖镇埔头村杨林64号前20米,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赤虾墓位于龙湖镇衙口村南侨中学西北侧,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林春晖楼位于龙湖镇福林村西区104号,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福林春晖楼建于20世纪20年代,旅菲华侨许友超住宅,系双突龟式两层洋楼,坐南朝北,钢筋水泥结构,外墙由红砖和石块堆砌,一层大门门楣上 书-“恒忍居安”,二层大门门楣上 书-“孝友为端”。大门两旁有精美的石刻影雕。晒台山花嵌剪瓷“春晖楼”,两旁还雕有花卉。许友超,晋江龙湖福林村人,厦门市首任市长,著名华侨领袖。2013年2月5日,福林春晖楼被公布为晋江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路、西至空地、南至围墙、北至巷。
瑶林许氏始祖陵园位于龙湖镇苏坑村洪溪大道旁,年代为五代,类别为古墓葬,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许燮陵园位于龙湖镇新街村省道308线旁,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