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原是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观察使元锡所建的“州门”,称威武军门。
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郡守程师孟在城楼置铜壶滴漏报时,鼓楼因此而得名。
1946年5月,福州市在该区域设鼓楼、大根两个区公所,1956年合并称鼓楼区,1968年更名为红卫区,1978年复称鼓楼区。
1995年末,鼓楼区共辖鼓东、鼓西、华大、南街、东门、东街、安泰、水部、五四、王庄等10个街道,176个居民委员会。
1996年1月1日起福州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鼓楼区辖水部、安泰、南街、东街、鼓东、鼓西、华大、五凤(新设)、温泉(撤销东门街道)9个街道和洪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