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长乐区 > 文武砂街道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武砂街道

地名:文武砂街道隶属长乐区
行政代码:350112005代码前6位:350112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91 邮政编码:350000
车牌代码:闽A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2万人
人口密度:约68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境内原为荒漠沙滩地带,俗称“凤母沙”。1956年国家投资在此修筑堤坝,建立国营农场,取方言谐音为文武砂农场。1971年改农场为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1992年撤乡建镇。

荣誉排行: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文武砂街道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文武砂街道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基本情况:地域面积32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5个农场作业区,总人口2.2万人。

经济发展情况:农业总产值1113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4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1.24亿元,财政总收入231.62万元。2003年,荣获长乐市“六赛六比”活动第三组第一名。

重点企业:全镇共有企业88家,其中规模以上4家:泰源纺织、新密机电、华凤纺织、诚兴玻璃。

新上工业企业项目(含上年结转)有7家:新密机电、华凤纺织、大旺食品、新隆机械、新信制动、泰源纺织、诚兴玻璃。

特色及优势:文武砂镇是农业重镇,种养业是该镇的支柱产业。其养殖业主要由畜牧和水产两大产业组成,畜牧业现有万头种猪饲养

+查看详细文武砂街道概况>>

历史沿革:

1956年开始筑堤建闸围海造田,1957年7月竣工。

1958年,创办国营文武砂农场,直属福建省农垦厅,为县级建制。

1970年,农场体制下放,1971年1月改为文武砂人民公社。

1973年,把原鹤上公社壶井大队、江田公社东山大队划入文武砂公社行政区。

1979年10月,农场复办,为场、社合一体制。

1984年撤社建乡,1992年,乡改镇,农场与镇政府合署办公,命名为文武砂镇,2020年4月撤镇设街道,命名

+查看详细文武砂街道历史沿革>>

圣寿宝塔
东湖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东湖社区是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武砂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壶新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壶新社区是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武砂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文新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文新社区是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武砂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东海村

文武砂东海位于文武砂东部,东海村系东山陈,1984年东山划分,村民以陈姓为主,昔日的东海饱受风沙之苦,60年代东海人艰苦抗风治沙,植树造林,将沙漠改造…[详细]

东岱村

因原来与东海村合称东山,亦称“铜山”,后更名为东岱。古时属十八都。民国以隶属江田乡管辖,1973年并入文武砂公社(镇)。1984年原东山的林、陈两姓分…[详细]

洽屿村

洽屿原是一座岛屿,林起鳌希望其后世子孙能融洽,和谐生活,于是将此地命名为“洽屿”,村民一直沿用至今。洽屿村中还在使用的“北塘边”、“新堰”、“蝴蝶围”…[详细]

岐西村

文武砂岐西东邻壶井,西接洽屿村,是1983年划分出来的村之一,来历不详。1970年原鹤上公社壶井大队,划入文武砂公社行政区域。1984年撤社建乡,19…[详细]

壶井村

壶井村位于壶山南面,是1983年壶井片划分而来的村落之一,《长乐县志》有记载“十八都者壶井山,俯临沧海,仰接董奉山,一井状若壶,咸潮往来,潮退其水复淡…[详细]

壶东村

文武砂壶东村位于壶山东隅,背负壶山之伟,面朝千亩良田,壶山本秀丽,壶东更甚之,壶山十景中的“壶江泛月”“壶井流琼”等四景皆在壶东,壶东村是文武砂第二大…[详细]

山顶村

因主要居民居住在营井山上,故名。1970原鹤上公社营井下队列入文武砂公社行政区域。1984年撤社改乡。1982年营井总共分成79大队,改为山顶大队。1…[详细]

下吴村

因吴姓居民较多又居住于山下,故名。1951年属壶井乡,1958年属第七连,1982年属下吴分支,1984年成立下吴村委会并沿用至今。…[详细]

国营农场

文武砂国营农场位于长乐市文武砂镇。创办于1958年,先设一、二、三站,后又先后增加四、五、六、七、八站。1970年,农场体制下放。1971年,改为文武…[详细]


以下地名与文武砂街道面积相当:
到文武砂街道必去著名景点

文武砂街道相关名人

文武砂街道特产与美食
文武砂街道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长乐区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