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重庆市 > 江津区 > 白沙镇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概况

白沙,西距江津45公里,素为江津西部经济、商贸、文化中心及黔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等美称。抗战期间以“大后方”而人文荟萃,解放初期曾6年作为江津县政府所在地。厚重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物质资源,孕育出她特有的风采和魅力。

镇,是千年古镇;城,是巴渝名城。

在237平方公里钟灵毓秀的大地上,生活着勤劳智慧的14万沙城儿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经历次撤并建,2004年5月建制调整后的新白沙,在区级镇的基础上并入原高屋乡、几子乡、三口乡、河口乡、高占乡和滩盘镇、鹅公镇共辖五乡三镇,为重庆第一人口大镇。

斗转星移,沙城靓丽,千年古镇再一次掀起了发展的狂澜。新世纪的白沙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空前繁荣稳定。短短的几年中,古老的集镇神话般变成了一座山水园林式的现代化中心小城市,成为点缀于万里长江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绚丽的光彩,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白沙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人聚居,到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在当时出版的《元丰九域志》上,就有了白沙镇名的记载。自古以来,扼川东、黔北咽喉要道,商贾云集,市井繁荣。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和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孕育了一大批近(当)代教育科技界、体育界、艺术界及政要名人雅士。著名爱国诗人吴芳吉、地方史学家邓少琴、国画家张采芹、爱国将领抗日军长夏仲实、书法家周浩然、油画家陈可之、作曲家王锡仁、前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等,都曾在这块沃土上生活、学习或工作。中国0创始人之一-、原国民政府军委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都曾在白沙留下了动人故事和大量文化财富。

随着地方工业的崛起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白沙经历数次大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连年稳踞江津市“十强乡镇”并曾跻身重庆市“乡镇五十强”行列和四川省“200强乡镇”的第七位。

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果断提出:全力实施小城市、大工业、大商贸、大文化、大农业“一小四大”发展战略,坚持“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开发促大发展”,带领全镇人民走一条自力更生建城市、艰苦奋斗求发展的路子。.

白沙镇名人

蓝采和

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今重庆江津白沙镇永兴大圆洞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

曹钟樑

曹钟樑同志生平(1910-2006)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第四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一级教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教授、博士

鏃呮父鎼滅储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