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安徽省 > 芜湖市 > 无为市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

地名:无为市隶属芜湖市
行政代码:340281代码前6位:340281
行政区域:安徽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53 邮政编码:238300
车牌代码:皖B行政级别:县
辖区面积:约202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81.8万人
人口密度:约40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0个镇

地名由来:太平兴国年间,设无为军,熙宁年间,始设无为县,取天下太平,相安无事之意。虽然有人说取自三国时期,曹操征江南,不胜而归,无所作为,但那时并没有设置无为县,只是到了唐时,才在江南设江南军,无为设无为军。无为县名到宋朝才有。

2023年4月,科技部公示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无为市入选(中部地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

2023年3月,无为市被确定为安徽省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城市(县域中心城市)。

2023年1月,无为市昆山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列入为第五批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2022年12月,无为市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2年12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无为市上榜。

2022年8月,无为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2022年8月,无为市入选2022年度县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百佳样本第76位。

2022年8月,无为市入选2022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第41位。

2022年7月,无为市上榜2022年长三角百强县第66名。

+查看更多无为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无为市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承东启西,现辖20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市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4.7万人),常住人口82.5万人。2021年,无为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8亿元,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8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7元,增长10.4%。连续两年入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无为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市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自隋朝始建以来,已有1400余年历史。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是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和“渡江第一船”始发地。历史上 书画家米芾曾任无为知军三载,诞生了台湾开山之祖陈棱、“父子丞相”王之道和王蔺、哲学家吴廷翰等名仕贤达,近代涌现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擂鼓诗人田间等仁人志士,当代有“七一勋章”获得者“渡江英雄”马毛姐和人民音乐家吕其明,以及位列胡润富豪榜的王传福、姜纯等商界精英。

无为区位优越,优势凸显。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江轴”之上、长三角城市群及“芜湖核”之内,处在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马芜铜经济圈的交汇区域,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穿境而过,庐铜铁路、芜铜高速、北沿江高速、芜湖长江二桥连接线全线贯通,G347、S208已正式建成通车,岳武高速东延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无为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大大缩短了与北上广的经济时差。

无为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坐拥59.3公里长江黄金岸线,深入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无为)经济带建设。拥有30万外出创业大军,是著名的“劳务之乡”。粮棉油及水产品产量均跨入全国百强行列,是传统的“鱼米之乡”。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丰富,米公祠、泊山洞、黄金塔、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等自然人文景观闻名遐迩。无为山环西北、水聚东南,山清水秀、环境怡人,荣获全省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高沟镇、姚沟镇、鹤毛镇分别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乡镇”。

无为产业集聚,发展强劲。按照“产业为基、项目为本、招商为要、创新为魂、金融为器”发展思路,沿着“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发展路径,构建起以电线电缆、健康食品、无机新材料、羽毛羽绒等产业为主导,智能装备、电子电气、生命健康、新能源等战新产业为补充的“4+N”现代产业体系。市域经济综合实力多年稳居全省十强、中部百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二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百佳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全省人才强市、水产生产大县、平安县、双拥模范县、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县、质量强县示范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市第一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奋力打造“一地四区”、加快建设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

历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为扬州巢伯国。

春秋战国大部分时间属楚,有时属吴。

秦隶九江郡居巢。

西汉隶淮南国、庐江国,境内有临湖、襄安等县。

东汉隶庐江郡。

三国时属吴濡须。

晋属庐江郡。

宋、齐、梁时属豫州、南豫州,境内有扶阳县、蕲县。

陈时属合州蕲县。

隋改合州为庐州,改蕲县为襄安县,县下设无为镇。

唐初境内置开城、扶阳县,不久即废二县置巢县,隶庐州。

五代十国,先后隶杨吴昭顺军、南唐保信军和后周江南国。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无为军,领巢县、庐江县。

熙宁三年(1070)置无为县,无为军领巢县、无为、庐江三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无为军为无为路,隶江淮行省。

至元二十八年(1291),更名河南江北行省,改无为路为无为州,仍领巢县、无为、庐江三县,隶庐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无为州领巢县,直隶中书省。

弘治七年(1494),无为州改隶庐州府。

清初仍隶属庐州府,领巢县。

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无为州隶庐州府。

雍正二年(1724),无为州不领巢县。

1912年4月,改州为县,隶庐州府。

1914年6月属安庆道。

1928年废道,直隶安徽省。

此后先后属安徽省第二、五、三、一行政专署。

1949年4月11日,无为县全境解放。

7月,无为、临江、湖东、无南四个县级民主政权合并成立无为县政府,辖9区1镇,隶皖北行署巢湖专区。

1952年8月,隶芜湖专区。

1958年10月,全县成立31个人民公社。

1962年5月,设区10个、镇2个、公社70个。

1965年7月,复隶巢湖专区。

1979年增设二坝镇。

1983年政社分开,恢复乡、村建制。

1992年撤区并乡,全县设立28个乡镇。

1995年增设7个乡。

2004年和2005年,分别撤销了4个乡镇和8个乡镇,至此全县有23个乡镇。

1999年7月,地级巢湖市成立,无为县隶之。

2011年8月,撤销地级巢湖市,改隶芜湖市。

2019年11月20日,撤销无为县设立县级无为市。

芜湖方特旅游区
无城镇

无城镇位于无为中部,是无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系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现辖33个村、社区(城内社区14个,村(农村社区)19个)。全镇面积1…[详细]

襄安镇

襄安镇,现有人口约6.5万人,土地面积约110平方公里,耕地6万余亩,下辖白鹤、松院、金鸡、吉祥、汪桥、马腰、周林、文思、沈马、三河、百子、新生12个…[详细]

陡沟镇

陡沟镇,位于无为东北部。辖地分布于九连圩、小官圩和东、西七圩,现有14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全镇面积13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6万亩,实有…[详细]

石涧镇

石涧镇地处无为之北,素有无为”北大门”之称,是无为北部交通的总枢纽,石涧镇历史文化悠久,历代人文荟萃,境内涧溪横穿,商贸云集,店多成埠,古称石涧埠。全…[详细]

严桥镇

严桥镇位于无为西北边陲,东与石涧、红庙镇接壤,西傍烟波浩荡的巢湖,南与开城镇毗邻接永安河头,北依风景秀丽的银屏南麓,东北为丘陵山岗,西南为圩田平原,境…[详细]

开城镇

开城镇位于无为城西15公里的永安河畔,巢湖之东,据传唐武德三年设县时,开城所在地有城堡但无城门,故称开城。镇域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2个…[详细]

蜀山镇

蜀山镇位于无为西南部,西与庐江县白湖镇相邻,东与泉塘镇一脉相连,北与巢湖毗邻,南与洪巷乡、鹤毛乡隔水相望。蜀山镇距县城35公里,到长江码头18公里,省…[详细]

牛埠镇

牛埠镇,位于皖江北岸,位于无为西南,距无城约50公里,距铜陵38公里,距庐江城42公里。东临长江与铜陵市隔江相望,西靠三公山同庐江县毗邻,南倚枫沙湖和…[详细]

刘渡镇

刘渡镇位于无为西南部,南与铜陵市隔江相望,北以西河为界与襄安镇、泉塘镇相邻,东与姚沟镇相连,西与牛埠镇、洪巷镇接壤,距无为城区28公里。全镇自然条件优…[详细]

姚沟镇

姚沟镇位于无为城以南16公里,东邻高沟镇,西和十里墩乡、襄安镇以河为界与刘渡镇接壤,北靠泥汊镇,南濒长江,与铜陵市隔江相望,镇域总面积78平方公里,下…[详细]

泥汊镇

泥汊镇,位于无为东南,东临长江,与繁昌县一衣带水,南与全国四大电缆基地之一的高沟镇接壤,西与姚沟镇毗邻,北与福渡镇相依。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详细]

福渡镇

福渡镇是无为的东大门,也是无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全镇共辖8个行政村、2个社区,常住人口4.4万,流动人口0.6万,总人口5万。总面积7…[详细]

泉塘镇

泉塘镇地处无为西南,距无城25公里,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以螃蟹养殖、荸荠和席草种植为支柱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特色明显,素有“安徽省螃蟹养殖第一镇”的美誉,…[详细]

赫店镇

赫店镇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地处皖中,距城六公里,是安徽省无为的“西大门”。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4.25万人,辖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全镇…[详细]

红庙镇

红庙镇位于无为西北部,地处花渡河、永安河两大水系上游,镇政府驻地徐岗社区。红庙镇东与无城、赫店镇为邻,西与严桥镇接壤,南与开城镇一河之隔,北与石涧相望…[详细]

高沟镇

高沟镇地处无为东南,长江北岸,距离无城20公里,南拥长江,东临芜湖,西邻铜陵,北接无为泥汊、姚沟两镇,无为大堤穿境而过。全镇国土面积70.83平方千米…[详细]

昆山镇

昆山镇地处无为市最西南,系全市最偏远镇,东与牛埠镇、北与鹤毛镇接壤,南与铜陵市枞阳县、西与合肥市庐江县交界,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2…[详细]

洪巷镇

洪巷镇位于无为市西南,是抗日民族英雄、“双百”人物戴安澜将军的故乡,现有人口4.8万人,面积84.6平方公里,下辖3个社区和10个村。境内有庐铜铁路编…[详细]

鹤毛镇

鹤毛镇位于无为西南边境,南与昆山乡接壤,西与庐江县白湖镇毗邻,北倚军二路。境内有西河、郭公河两大水系环绕,鹤昆公路横贯其中。全镇总人口3.1万人,辖7…[详细]

十里墩镇

十里墩镇位于无为中部,下辖五个村、二个社区,2016年撤乡设镇,全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 十里墩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十里墩始建…[详细]


以下地名与无为市面积相当:
到无为市必去著名景点

无为市相关名人

无为市特产与美食
无为市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 无为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 芜湖市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