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炳宅院程文炳宅院位于阜阳市颍东区袁寨镇,是清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所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三院进落,清题建筑为两层楼房,门窗雕几何图案,变化丰富。左右回廊贯通前后院落,整个建筑群内,砖雕、木雕、石雕点缀得体,错落有致,技法精湛。程文炳宅院原有房屋100多间,解放后被收归公有后一部分被改造成粮站,一部分改办幼儿园,0期间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现保存完好的还有50余间。根据“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2004年4月颍东区人民政府将程文炳宅院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投入部分资金,将幼儿园搬迁出程宅。堂楼现存的北宅为传统的四合院,正房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东西两面的厢房为平房,南面
北照寺位于颍东区袁寨镇,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晋朝时期就已存在,寺址即梁朝的许昌侨移-政府所在地。隋炀帝大业年间,这里建置清丘城。元朝末年,朱元璋因家境贫寒,流落在北照寺内。住持见其聪明伶俐,就留其在寺内管其饭食,朱元璋出于感恩便削发为僧,由于他悟性很高,深得住持的赞赏。后来刘福通的红巾军路经此地,朱元璋就参加了红巾军,后来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大明洪武25年,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出于对北照寺的感激之情,遂拨出银两重修北照寺。千年来,饱经沧桑、历尽劫波的北照寺,原来气势恢宏、神圣庄严的楼阁殿宇已不复存在。但北照寺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变迁,以及它与朱元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们依然津津乐道。众多游人慕名而来,探寻它曾经的辉煌。2005年北照寺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后,华野大军围住了国民党黄伯韬兵团,徐州国民党军队处在进退维谷之境。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北上增援,被我军迎头淮海战阻止,蒋介石急令黄维兵团速从豫西赶往徐(州)蚌(埠)一线,计划南与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会师,北解徐州之围,东救黄伯韬之命。11月14日下午至18日,黄维兵团在阜阳颍河渡口一带遭遇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编制的警备团(俗称老三团)二营某连的顽强阻击,发生激烈交战。直至11月18日凌晨全部撤退,我军完成了阻击任务,主动离开颍河东岸。阜阳渡囗阻击战的成功,迫使黄维兵团迟迟不能到达淮海地区,粉碎了蒋介石的计划,不仅11月22日黄伯韬兵团全军覆灭,11月22日黄维兵团的司令部、四个军、一个快速纵队的12万人
魏沟阻击战烈士纪念公园位袁寨镇,已于2008年4月4日揭碑。在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从河南确山急至阜城,妄图从颍河突破,过河北上,增援被围困在徐州的黄伯韬兵团。我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魏沟口一带同敌人浴血奋战,多次成功地阻击了企图强渡颍河北上的敌人,为解放军在北部战场上布阵歼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28位战士在魏沟阻击战中壮烈牺牲,烈士的忠骨掩埋在魏沟口。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立下了永垂史册的不朽功勋。为缅怀先烈,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颍东区委、区政府决定,在魏沟阻击战遗址,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颍东增添了一处红色旅游景点。
北照寺大桥位于颍东区袁寨镇,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北照寺大桥为阜阳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照寺遗址位于颍东区袁寨镇,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程恩普旧居位于颍东区袁寨镇,年代为清代、中华民国,类别为古建筑。程恩普旧居为阜阳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