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驷兴故居
于驷兴故居
于驷兴故居位于建华区卓家胡同2号。于驷兴,字振甫,历任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总办,黑龙江省内务司司长,绥兰道尹,黑龙江省政务厅长,教育厅厅长黑龙江省代理省长等职,是著名的卜奎藏书家。故居建筑共为4栋,其中正房2栋,厢房2栋,总建筑面积约为300平方米,现用途为住宅,居民9户。此遗址为研究地方名人提供了实物资料。
于氏故居的最大特点是,每一栋房屋无论大小,凡墙角、檐下都有砖雕美化,而且层次鲜明、立体感强。屋脊边上有精美的一鸱吻。屋檐下有滴水、瓦当,设计十分考究。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先人有着丰厚的文化修养和精湛的建筑造诣。
房子主人于驷兴(1986-1942),字振甫,安徽寿县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随恩泽(?-1899)将军从吉林来到卜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寿山将军署司文案工作。出身举人,能力很强,善于文案,精于内务、政典和刑章。光绪二十六年(1990年)庚子之役,寿山将军殉国之前,曾以极大的信任,托付于驷兴记录下遗言,并书成《遗折》呈送给皇上。寿山殉难之后,于驷兴带领寿山的长子袁庆恩护灵顺利到达目的地杜尔伯特。
寿山殉国28年后得以昭雪(于1928年在龙沙公园建寿山祠),又是于驷兴操办并主笔撰写“眉峰殉难碑铭”,详述寿山的功绩。
程德全继任将军后,于驷兴历任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总办、黑龙江内务司长、政务厅长、教育厅长,及黑龙江省图书馆馆长。
于驷兴是执行代理省长时间最长的一位省级行政长官。原因是这一时期的省长史纪常一直挂名。事实上,于笥兴代理时期(1922-1925),史纪常在任上只有19个月,就调任奉天交涉署署长,离开了黑龙江。于驷兴为官清正廉,给子孙留下了良好的形象。儿子常住在上海,身边只有孙子在齐齐哈尔教书。孙子于尔同不倚祖父官重而自傲,为人处事和善。1946年,搬出故居,住岳父家,上世纪60年代也曾顺其自然下放去农村劳动。
于驷兴还是清末民初时期比较著名的藏书家,收藏新书古籍一万多册,多数是经史子集之类成套的名著。如《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二十四史》、《九通》、《十一朝东华录》、《清史稿》等,都以特质楸木箱妥善收藏。1946年齐齐哈尔尔解放后,嫩江省政府主席于毅夫和教育厅长关梦觉曾亲自来访于驷兴之孙于尔同。于尔同看到民主政府主席来家探访,身为感动,毫不犹豫,把祖父留下来的家藏古籍一万余册,连同书籍,如数赠给图书馆,如今上保存在古籍部里。于驷兴平生藏书、读书的好习惯令人能敬佩。为官几十年间,读书不倦,笔无休停。解甲回家之后,则半日读书,半日--,用功更勤。他平生最喜爱的书莫过于《周易》、《老子》、《庄子》。这三种书义蕴含甚远,无所不包,古人称之为“三玄”。他对此书研究颇深透,成果极为显著。1925年64岁得于驷兴批点明来知德《易经来注》16册。1931年70岁的于驷兴又用3个月时间,批点王先谦《庄子集解》3册。他批点极为认真,逐字考核,订正错字,增补注释之异同,博采众家之长,避其之短。同时又写出文章每节的中心大意。他批点的文字在每页的天头、地脚、行间,凡有空白全都写满,都是苍蝇小楷细批到底,洋洋8万余言,没有一点草率之处。论其学术价值,收藏价值都是十分珍贵的。读到于驷兴批注的《庄子集解》是一种莫大的文化享受。
于驷兴从1895年来卜奎,到1942年故去,整整47个年头,一直居住在这个地方。他和他的老宅虽然成为历史,但齐齐哈尔没有忘记他,把他的事迹写进了历史。
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卓家胡同2号
于驷兴,字振甫,号艮庐。1878年生于安徽寿州(今寿县)。 吉林将军恩泽幕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随恩泽由吉林调任黑龙江。1900年1月23日,恩泽因病出缺,黑龙江副都统寿山署黑龙江将军。于驷兴转入寿山将军幕府。8月,沙俄入侵,寿山将军殉国,于驷兴扶灵柩送至杜尔伯特贝子府寿山内兄处,并安葬于此。 主要功绩 1905年,赵尔巽为盛京将军,于驷…… 于驷兴详细信息++